[实用新型]玉米果穗剥皮机无效
申请号: | 97233945.0 | 申请日: | 199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1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林;李福俊;郭明涛;张璋;张楠科;董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林 |
主分类号: | A23N15/00 | 分类号: | A23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果穗 剥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收获机械中的玉米果穗剥皮机,即剥除玉米果穗苞叶的机械。
目前我国农村玉米收获过程中剥除玉米果穗苞叶的作业,多采用人力手工操作,虽然具有剥净率高,籽粒无损失的优点,但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具中较先进的多为一次可完成摘穗、剥除苞叶,果穗装箱堆放及秸杆粉碎还田的复式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具。现有的机械剥除玉米果穗苞叶装置存在玉米果穗苞叶剥净率低、籽粒损失大、消耗功率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作业成本高等缺点。其剥皮机构为:每个剥皮辊组包括两个轴线平行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剥皮辊,同时在其上方垂直装有输送剥皮后的净玉米穗的输送机构。该附加的输送机构,其工作部件或为柔性材料制造的刮板,或为金属材料制造的螺旋桨式推进片。作业时剥皮辊将玉米果穗苞叶剥离后排出,输送机构将净果穗送至集果箱。这些机构的剥皮辊或为光辊,或在剥皮辊外缘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且果穗苞叶剥净率高、籽粒损失少的新型玉米果穗剥皮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在由机架、支承、喂料口、出料口、传动机构和剥皮辊组组成的玉米果穗剥皮机中,其每个剥皮辊组由两个水平平行安装的剥皮辊构成,其中一个剥皮辊为光辊,另一个剥皮辊外圆周面上装有螺旋筋。该螺旋筋的旋向为右旋。螺旋筋的导程为600毫米至1000毫米。螺旋筋的截面为矩形,其宽度为30毫米至50毫米,厚度为5毫米到15毫米。螺旋筋用耐磨弹性材料制造。同一剥皮辊上的螺旋筋均匀分布,条数为1条至6条,且旋向和导程相同。
当同组两个剥皮辊作角速度数值相同且方向相反的转动时,两辊外缘线速度产生差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剥除玉米果穗苞叶并排出,在螺旋筋推力作用下输送净果穗。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玉米果穗剥皮机的剥皮辊组件结构如下:剥皮辊轴[5]上装有轴承[1]、剥皮辊[2]、轴承[3]、齿轮[4]和皮带轮[6],并通过轴承[1]和轴承[3]的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剥皮辊轴[7]上装有轴承[12]、剥皮辊[11]、轴承[9]和齿轮[8],并通过轴承[12]和轴承[9]的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齿轮[4]和齿轮[8]相互啮合,两剥皮辊轴的轴线水平平行。剥皮辊[11]外圆周面上均匀装有螺旋筋[10]。
作业时,传动机构驱动皮带轮[6]带动剥皮辊轴[5]及安装在它上面的零件转动,通过齿轮[4]和与之啮合的啮轮[8]带动剥皮辊轴[7]及安装在它上面的零件作反向转动。当带有苞叶的玉米果穗通过喂料口送达到两个剥皮辊之间时,在剥皮辊组,尤其是在剥皮辊[11]的作用下,玉米果穗同时绕自身轴线转动和沿轴线移动。此时摩擦力将玉米果穗苞叶剥离并排出,净果穗移动到出料口进入果穗集箱。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独立的玉米果穗剥皮机,其剥皮机构也可以用作玉米联合收获机具的剥皮机构。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玉米果穗剥除苞叶机械相比,具有苞叶剥净率高,籽粒损失少,结构简单,维修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小型玉米果穗剥皮机。
本实施侧所述的小型玉米果穗剥皮机机架用角钢焊接而成,其电机托架、喂料口、出料口均按常规设计并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右下部,右上部和左下部。机架的上方,水平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剥皮辊组:剥皮辊轴[5]上依次装有轴承[1]、剥皮辊[2]、轴承[3]、齿轮[4]和皮带轮[6]。剥皮辊轴[7]上依次装有轴承[12]、剥皮辊[11]、轴承[9]和齿轮[8]。两齿轮相互啮合。剥皮辊[11]上均匀装有4条螺旋筋[10]。螺旋筋用耐磨橡胶专门制造。各轴承分别通过相应的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并使两剥皮辊轴轴线水平平行。
本实施例的剥净率达95%以上,其籽粒破损率在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林,未经吴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3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自动调温电磁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液体燃料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