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卷布机辗布轴套轮无效
申请号: | 97234209.5 | 申请日: | 199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914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进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进泳 |
主分类号: | D03D49/20 | 分类号: | D03D49/20;D04B15/88;D04B2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卷布机辗布 轴套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有关在实际长时间运作下,发现已有技术尚存在的不理想结构下改进的,其中,熟知卷布机辗布轴套轮结构复杂,而且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其调整套轮前后端导角缘是成垂直缘(请参照图1),致使在辗压成布表面时,会在成布表面两外侧产生压线痕40,因而使压线痕至最外侧的布料在成品前废除不用,除造成布料浪费外,对于服装设计制造商增添一些麻烦。
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发明人乃针对该缺点进行改进,形成本实用新型卷布机辗布轴套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卷布机辗布轴套轮,主要是在调整套轮前端设有弧形外导角缘,而后端则设有弧形内导角缘,而且前后两调整套轮的内外导角缘叠合,而成一完整表面,且无任何压痕缘产生,以此则可避免产生因在辗压成布表面时在成布表面两外侧产生压线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改进已有技术的定位座,而以定位滑键弹片取代,使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与功能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图1是已有卷布时的立体实施例图;
图2是已有卷布机辗布轴套轮的构造分解图;
图3是已有卷布机辗布轴套轮的组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构造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组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见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为已有卷布机辗布调整套轮与辗布轴结合状态的配合卷布机整体实施例图、构造分解图及在组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其构成情形以及其缺点,已如前所述。
请参见图4、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卷布机辗布轴套轮,其至少包括有:一调整套轮10、一辗布轴20及一定位滑键弹片30等部份;其中调整套轮10主要是在前端设有弧形外导角缘11,而后端则设有内导角缘12,在中央轴孔13周缘并设有一容置槽14;辗布轴20,其周边沿轴向设一导槽21及弧槽22;以及定位滑键弹片30,其设有顶压装置31、弹片32及凸缘33。
前述结构做组装时,先将调整套轮10套合于辗布轴20上,使调整套轮10的容置槽14与辗布轴20的导槽21相互对齐,并调整适当位置后,以定位滑键弹片30嵌入容置槽14与辗布轴20之间,再调整顶压装置31使向下顶压抵紧导槽21底侧,并令弹片32适当处冲设一凸缘33对应导槽21中央的弧槽22,以增加弹片32与导槽21间的摩擦面积,使调整套轮10与辗布轴20嵌合定位而不致发生滑动,再以多个调整套轮10套合于辗布轴20的两端,并使前端弧形外导角缘11与后端内导角缘12互相套合成紧密配合,并调整适当所需的辗布轴长度及布料外侧免压间隙。
藉由前述调整套轮10前端弧形外导角缘11与后端内导角缘12互相套合成紧密配合,并调整适当的轴长度及间隙位置,使在做辗压成布表面时,可以防止产生两外侧压线痕;另外在调整套轮10与辗布轴20之间内埋设的定位滑键弹片30,使调整套轮10套合于辗布轴20上时可做更快速的组装及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卷布机辗布轴套轮,确实改变已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在辗布过程不留两外侧压线痕的效果,而结构较已有技术结构简单,成本降低,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进泳,未经林进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4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