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元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234298.2 申请日: 1997-04-14
公开(公告)号: CN2296066Y 公开(公告)日: 1998-10-28
发明(设计)人: 陈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 冯景榕
主分类号: H01F30/00 分类号: H01F30/00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范晴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感 元件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元件的结构。

电感元件的使用,主要是被作为电子回路内电与磁间能量相互转换之用,其结构相对地是由传送电能的线圈与存放磁能的磁性材料如铁芯等所组成,也即将铁芯绕上线圈而组成。若铁芯为两片结构,如壶型或E型等,则线圈与铁芯组合后必需再以胶带,粘着剂,或夹具将上下铁芯固定起来。而线圈部分如为粗线,则其引出线当然可直接成型以作为输出端子。然而大部分的线圈设计所使用线径较细,并无法直接引用来作为输出端子,而必须再加入其它端子结构。现有的端子结构有以下几种:

1.将线圈的线头,线尾分别接较粗线径的连接线,再用胶带绝缘并固定起来,而成为飞线式结构。

2.将线圈与铁芯组合再加接端子座,而将引出线接至端子座的端子上。

3.将线圈绕在具有端子结构的线轴上,而将引出线缠绕于线轴的端子上。

上述几种习用做法中,飞线式结构因飞线不易处理且不易装配,一般厂家已不再采用。外接端子座方式因端子座与线圈铁芯的结合不够牢靠且作业困难,除少量生产外也已很少采用。而目前为同行所普遍采用的线轴式结构对多组绕线的线圈而言,因其输出端子数多,是为理想的线圈结构。

而配合电子科技对产品迷你化的需求及表面粘着技术的普及发展,线轴式结构因所占用线路板面积较大,而其内部绕线空间也被线轴大量占用而逼使线径改细,造成铜损增加,再加上线轴的隔热效果,而使线圈温度剧升而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可靠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感元件,它克服了上述诸多缺点与困扰,并适应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由磁性铁芯与线圈的组合及固定于铁芯上的弹性夹具,所述线圈的引出线接至夹具上,并以此夹具直接作为输出端子;所述夹具的上下两端分别做成表面粘着式锡垫与插孔式接脚,以配合两种不同线路板类型的应用需要;所述铁芯的上下面上均设有凹槽,使夹具能牢靠定位。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感元件的结构设计,主要是针对线圈引出线的处理,提供一有效的夹具,使之能简单而又牢靠地固定铁芯,而对非导电类材质铁芯如镍锌系铁氧体或虽为导电类材质铁芯但已加强表面绝缘处理的锰锌系铁氧体等,此夹具又能同时作为输出端子,并能配合产品在不同的线路板上的装配需求,将此夹具的上下两端结构,分别做成表面粘着所需的锡垫或插件式设计所需的插脚或端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附图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两片式铁芯(以壶型铁芯为代表)电感元件结构设计示意图。

附图4、附图5、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单片式铁芯(以鼓型铁芯为代表)电感元件结构设计示意图。

附图7、附图8为现有技术中两片式铁芯(以壶型铁芯为代表)电感元件结构设计示意图。

附图9、附图10为现有技术中单片式铁芯(以鼓型铁芯为代表)电感元件结构设计示意图。

其中:1.铁芯;2.线圈绕组;3.夹具本体;4.夹具上端接脚;5.夹具下端锡垫;6.视需要加装的套环铁芯;7.凹槽。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由磁性铁芯[1]与线圈[2]的组合及固定于铁芯[1]上的弹性夹具[3],所述线圈[2]的引出线接至夹具[3]上,并以此夹具[3]直接作为输出端子;所述夹具[3]的上下两端分别做成表面粘着式锡垫[5]与插孔式接脚[4],以配合两种不同线路板类型的应用需要;所述铁芯[1]的上下面上均设有凹槽[7],使夹具[3]能牢靠定位。在壶型铁芯电感元件结构设计示意图中可明显看到线圈[2]可不再使用线轴,而改用自动绕线机直接打出空心线圈[2],再与铁芯[1]组合,上下铁芯[1]的外环均加设凹槽[7]使夹具[3]能牢固定位,夹具[3]的一端做成端子状可供缠线,而在焊锡后可折回以减少成品高度,或仍维持直立以供做为插件式线路板使用的接脚[4],夹具[3]的另一端则做成可供表面粘着线路板使用的锡垫[5]。在鼓型铁芯电感元件结构设计示意图中可看出其夹具[3]与铁芯[1]上下环上凹槽[7]结构与壶型铁芯完全相同,唯线圈[2]部分可直接绕在铁芯[1]中间的切槽内,或如为半边的壶型铁芯[1]时则仍绕好空心线圈[2]再套入铁芯[1]内。组装好的鼓型线圈更可配合应用上的需要再套上套环铁芯[6],使之完成封闭式磁路加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景榕,未经冯景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4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