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式气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97234314.8 | 申请日: | 199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013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三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三竹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工具,尤指一种具有增加扭力的笔式气动工具。
按,有关螺栓的锁卸作业,传统上是以手工具进行,由于甚为耗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落而影响产业成本,是而乃有电动工具及气动工具的问世,藉以提供较为实用的螺栓锁卸工具。
以气动工具而言,主要是利用空压机将气体打入工具气缸内部,以其进、出气的气压循环带动其内部传动轴旋转,进而传动其衔设的工具件,以因应所需的操作模式。
习知的气动工具,如图1、2所示,其结构设计上,乃于一筒状外壳体10内置有一气缸11,于气缸11中心设一气室12并贯设进、出气口13、14,在该气室12内插设有一具叶片16的传动主轴15,该传动主轴15前端部以轴承17及接头18与另一传动杆19衔接,于该传动杆19前端部则设一夹掣件20而得组设工具件21并赋予套换功能,据此,当筒状外壳体10后端风管22将空压机(未绘)的气体导入气缸11部位时,乃由气缸11进气口13进入气室12而后由出气口14排出,在此气压循环的过程中,一并推动该传动主轴15的叶片16而使之产生旋转,再由传动主轴15连动另一传动轴19及工具件21,依此构成其整体的传动结构。
由前揭气动工具的结构观之,其传动上是利用气缸之进、出气循环掣动传动主轴产生旋转,但因其传动主轴叶片恰符合气缸的气室型态,因此在旋转时相当均匀,此一情形下,其转速将较为和缓,相对地其扭力效能较低,对于需要较大扭力作业条件而言,有时并不能符合使用需求,实仍有待改善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扭力效能的笔式气动工具,并且其排出的废气具有一顺畅的循环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这样来实现,即本笔式气动工具,包括一筒状外壳体,其内置设一气缸,该气缸内设一气室,且于该气室内设一传动主轴,且该传动主轴周壁设有数插槽供叶片插设,而该传动主轴前端部系以轴承及接头与一传动杆相衔接,于该传动杆前端部则设一夹掣件,其结构特征在于:该气缸的气室系为偏心设置,于气缸壁较厚的一侧壁设有进气口,而气缸壁较薄的一侧壁设有出气口,且该进、出气口作相对设置;此外,该叶片系经过弹簧插设在该插槽之中,使该叶片具有活动伸缩裕度,以实现该传动主轴的偏心旋转。
兹为使能增进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的了解,谨配合图式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
图1是习知气动工具的传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习知气动工具的传动主轴与气缸的动作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传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传动主轴与气缸的动作关系示意图。
请参阅图3的结构示意图、图4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及图5的动作关系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主要是于一筒状外壳体30内置有一气缸31,于气缸31中心设一气室32,在该气室32设有一具叶片37的传动主轴35,该传动主轴35前端部以轴承39及接头40与另一传动杆41衔接,于该传动杆41前端部则设一夹掣件42而得组设工具件43并赋予套换功能,其设计重点在于:将气缸31的气室32作偏心设置,于气缸31壁面较厚的一侧设有进气口33,而气缸31相对的壁面较薄一侧则设有出气口34,于该传动主轴35周壁插设有数插槽36供叶片37插设,并利用弹簧38而赋予叶片37具活动伸缩裕度,据此,当气缸31的进气推动传动主轴35的叶片37而掣动传动主轴35旋转时,因气缸31的气室32为偏心状态并配合传动主轴35叶片37的伸缩裕度,乃使传动主轴35呈偏心运转,进而使其对工具件43的传动产生较佳的扭力效能。
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而言,其将气缸31的气室32作偏心设计,因此当筒状外壳体30后端风管44将空压机(未绘)的气体由气缸31进气口33导入气室32而后由另侧出气口34排出时,乃一并推动该传动主轴35的叶片37而使之产生旋转,而因其叶片37具有活动伸缩裕度,是而在传动主轴35于气室32旋转时,其叶片37乃随着其旋转而产生伸缩,进而使传动主轴35呈偏心旋转,因此在传动工具件43时乃能获得较大的扭力,使其操作上能获得较佳的实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气缸31的进、出气口33、34作相对的设计,使其气压由进气口33导入推动叶片37后能顺势由出气口34导出,并经后方排气系统(未绘)排出,形成一顺畅的循环途径。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设计的变更,使其传动主轴在气压的掣动下呈现偏心运转,藉此偏心运转在对工具件的传动上能获得较佳的扭力效能,俾改善习知设计扭力不足的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三竹,未经吴三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4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