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力园艺剪无效
申请号: | 97234319.9 | 申请日: | 199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8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锰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锰墩 |
主分类号: | A01G3/02 | 分类号: | A01G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力 园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艺剪,尤其是指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省力园艺剪。
一般树木的生长过程中,若不将过于茂盛的枝叶加以修剪,不仅会影响果实生长及美观,同时易因强风吹折掉落而伤及行人,因此定期修枝叶是园艺栽培的一项必要性工作,以避免枝叶横生而导致杂乱荒芜的景象,以维持庭园美观。
而修剪枝叶的工作自然非得借助修剪工具不可,针对其用途及场所的不同,乃发展出适合一般花木修剪的「枝剪」、适用修剪大片树篱的「树篱剪」、以及使用于高处枝叶修剪的「高枝剪」等型式,消费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选购合适的工具。
就前述的枝剪、树篱剪或高枝剪的结构结构设计而言,一般仅着重考虑其「夹剪」功能,而对于操作便利性方面并未多作考虑,导致一般都是剪切力够强而操作费力,不适合一般妇女或较弱小的人使用,从而影响其整体的实用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究其“操作费力”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其夹剪操控结构设计不当所引起。传统夹剪工具系直接于其夹剪刃部的另一端一体式延设握柄,靠两手按压握柄带动夹剪刃部合并来进行夹剪,这种直接施力的方式,当然是较为费力的。
请参阅如图1所示的常用高枝剪,来说明传统结构设计的不完善之处。如图所示,其主要是于一设有适当形状刃口11的刀座10枢设一刀片12,而在刀座10后侧枢设有一从动杆13,在从动杆13近中段位置又设置一连杆14与刀片12末端枢结,在从动杆13与刀座10枢结处以一扭力弹簧(图中未显示)作为复位构件,而刀座10下端延伸的束套15可供衔接设置一适当长度的杆体16,另在束套15与从动杆13末端各设有滑轮组17、18供绕置绑设在束套15上的拉绳19,拉扯该拉绳19可控制从动杆13末端下倾,进而连动其中段枢设的连杆14带动刀片12产生施转并向刀座10的刀口11夹合,从而达到夹剪的功能。待释放拉绳19,则借扭力弹簧动促使从动杆13复位,使之回复末端上仰的型态,即连动刀片12与刃口11呈分离张开状态。
从上述的常用高枝剪结构来看,是以拉绳19直接拉动从动杆13控制刀片12夹剪。由于受整体体积不宜过大的限制,因此其从动杆13的长度不会太长,这样施力臂较短并且是直接施力,故使用者必须花费较大的力气才能拉动从动杆13连动连杆14以控制刀片12的夹合,对于妇女或较弱小的人而言,是不适用的,即使体力强壮的人也无法长时间使用,导致其实用性不够好,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增长从动杆13的长度来解决,因为体积过大既不便收藏,使用操作时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园艺剪,用较小的力即可进行夹剪,适用各种人群使用并且方便收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设计主要是在刀座上枢设一刀片,而在刀座后侧枢设有一通过其下倾或上仰可改变刀片与刀座刃口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从动杆,该从动杆前段位置与刀片末端枢结,从动杆末端与刀座之间勾设有一复位弹簧,其特点是:还设置有构成杠杆结构的一传动杆与一连杆,刀座上枢设从动杆的下方枢设传动杆,在传动杆的中段与从动杆的末端之间设置连杆,当传动杆末端下倾时,带动连杆连动从动杆;从动杆在其与刀片枢结部位处设置有可提供刀片夹剪枢转时活动余度的长滑槽。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高枝剪、枝剪或树篱剪。
根据上述结构,我们可发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在刀座上枢设从动杆的下方处增设的传动杆,配合一连杆对传动杆及从动杆进行的适当连结,使其在对从动杆与刀片的控制上形成一种连杆式杠杆结构,达到省力地操作。(2)通过传动杆及连杆构成的连杆式杠杆结构形成的省力模式,可应用于枝剪、树篱剪及高枝剪等各种园艺剪,从而提高各种园艺剪的实用性与便利性。(3)这种园艺剪,能适合妇女或较弱小的人使用,同时在长时间操作下也较不易疲劳。(4)由于不必增加从动杆的长度而造成体积的变化,故不致影响其收藏及操作的便利性。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常用高枝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枝剪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枝剪的结构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枝剪的结构动作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枝剪的示意图(夹合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枝剪的示意图(张开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树篱剪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刀座 11-刃口
12-刀片 13-从动杆
14-连杆 15-束套
16-杆体 17、18-滑轮组
19-拉绳 20-刀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锰墩,未经王锰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43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