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粉少针孔自动化塑料手套制造机无效
申请号: | 97234986.3 | 申请日: | 199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137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茂盛 |
主分类号: | B29C41/14 | 分类号: | B29C41/14;A61B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粉少 针孔 自动化 塑料 手套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无粉少针孔自动化塑料手套制造机,尤其是指一种由输送带装置带动手模装置,经过一定的多重浸渍程序、均匀处理、烘干、冷却、然后经卷唇、再冷却、清洗、干燥处理及自动脱模而制造出一种无粉且少针孔的塑料手套。
以往皆知的塑料手套制造机,是以输送带带动手模浸入浸渍槽内,使手模沾粘上的一层薄胶膜,如聚氯乙烯,再经烘干、冷却、卷唇、涂粉、然后脱模而制成皆知的塑料手套,再把该产品作针孔质量检验完成后,再予以包装出货。
然而上述的制造过程,仅作一次原料浸渍由于质地较薄,较容易产生针孔现象,且对于均匀性的控制较不理想,因而使该产品未能达到理想质量标准,尤其是从事医疗人员很容易接触到高危险群的病人或污染物,如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血液、痰液、尿液、粪便及其他身体分泌物等,无不令人谈虎色变,所以万一取用到有针孔或质地太薄的抛弃式塑料手套或非抛弃式塑料手套很容易使自身的健康受到危害;另外,前述塑料手套于脱膜前,为使手套具有滑溜性以利脱模,以及避免的手套表层面在脱模时发生互相沾粘而阻碍脱模的进行,均在手套上扑上滑石粉或滑性淀粉类,但由于现代精密科技的研究工作,均需要无尘的工作环境(如半导体工业),且滑粉类容易孳生细菌,无法适应医学上的采用,故以此方式制成的塑料手套自然无法被充分使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于是前已有多数发明人,提供一种免涂粉(或免喷粉)及双次浸渍作业的自动化塑料手套制造机,可自动生产无需涂粉脱模的抛弃式或非抛弃式塑料手套,且透过双次浸渍可有效降低针孔发生的机率;但此方式亦仅能达到少粉尘、少针孔的目的,并无法真正达到无粉的程度,故对上述需求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重浸渍方式制作少粉尘、少针孔的手套后,再于脱模前施予彻底的清洗作业,将原已少有的粉尘完全被洗净,达到无粉尘的境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模装置可作自动旋转及停止旋转的支撑单元,即手模装置设具有外滚动装置及内定位装置,使其可依作业状态的需求分别支撑于固定式托片及活动式托片等部份,尤其是通过输送带装置带动手模装置作自动旋转,经过一特定的多种浸渍程序、均匀处理、烘干、冷却,然后经卷唇及再冷却、清洗,而后于自动脱模的作业时即令手模装置停止旋转,以利于脱模作业的顺利施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是提供一具有自调式轴座的传动轮,以适当的垂重拉引装置来常态设定输送带装置一定的紧张程度,让输送带常态保持适当的拉紧度,避免输送带在运转中的逐渐松弛现象。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轮自调式轴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道与支撑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与支撑单元于另一工作点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浸渍槽的剖面立体面。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烘干装置位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卷唇装置立体图。
请参图1,由图式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无粉、少针孔自动化塑料手套制造机,包括有一机体1;其机体1上设置有一预热区10、多个浸渍区11、多个均匀处理区12,多个烘干区13、多个冷却区14,一卷唇装置区15、一清洗干燥区16、一离型区17及一原动机18。
请参图2,并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传动轮2是装设于前述机体1上的适当机架上,其中至少有一传动轮2连接于前述机体1的原动机18上,以作为动力的主要来源,其中传动轮2上设有多个轮齿23,而传动轮2的轴心是枢结于自调式滑座20上,而自调式滑座20是以滑轮组21滑承于机体1上,预设滑架体22上的滑槽221中,且于自调式滑座20的外侧端设有一定滑轮25,再于相对应的滑架体22端处,设置一锁定部222及下方位的一悬定滑轮223,另以一悬索26以其一端定结于上述锁定部222,另端再依序回绕经定滑轮25、悬定滑轮223后,往下于其另端悬吊一重锤调配装置27,该重锤调配装置27具有可依输送量能调节重锤量的功能,如图示以一容框271容载多数量重锤单元块272,该单元块272可视需要增加或减少,以便产生随机自动调节拉引程度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茂盛,未经李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4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二级复合除尘装置
- 下一篇:体育埸电子显示屏专用象素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