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网远动信息检测接收仪无效
申请号: | 97235744.0 | 申请日: | 199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99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信息 检测 接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网远动信息接收仪器,属于电网远动技术领域。
目前,电网远动信息大都采用传统的“位选通”采样方法接收串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双方必须预置完全相同的串行通讯参数,包括串行信息速率(Baud Rate译为“波特率”),字符格式,字符位数,校验方法及校验位参数等,即使这样,通讯中还会发生细节上的差异,例如运行中发生波特率超差等。现有串行数据接收仪中的接收电路都只能按预先设置的通讯参数工作,而不进行检测,一旦由于设置差错或运行中发生差异变化,将使串行数据接收工作立即陷于瘫痪状态,而且不能提供有效参考数据,使查找故障工作异常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对串行通讯信息参数进行分析检测的高性能电网远动信息检测接收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一种电网远动信息检测接收仪,其电路组成包括单片微处理器CPU,数据存贮器RAM,程序存贮器ROM,数据总线,地址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其特征是具有检测线引入电路Lin和检测线K,串行通讯标准电平信号线C连接Lin电路输入口,检测线K连接Lin电路输出口和CPU的高速输入口HSI。
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将串行通讯标准电平信号经Lin电路转换成TTL电平信号,通过检测线K高速输入CPU,实现快速采样,在快速采样中允许差异信号的存在,然后通过预先设置的检测程序,根据能量筛选相关性原理,对串行通讯信息的多种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将差异信号分析判断出来,进行记录并加以剔除,从而保持了有效信息数据传递的快速性和高分辨率指标,并能帮助电网调度迅速找到故障点,以最少限度的损失快速恢复电网供电和保证安全运行。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如图1所示,电网远动信息检测接收仪的电路组成包括:单片微处理器CPU,数据存贮器RAM,程序存贮器ROM,数据总线,地址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还具有检测线引入电路Lin和检测线K,电网串行通讯标准电平信号线C连接Lin电路输入口,检测线K连接Lin电路输出口和CPU的高速输入口HSI。
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串行通讯标准电平信号线C连接Lin电路U8的13脚,经U8将C的RS232电平转为TTL电平后,由U8的12脚引出成为K线,K线连接单片机U1的高速输入口4脚,构成检测信号输入电路。普通串行信号收、发线S、F经U8连接U1的1、2脚。控制U1进行检测分析的程序按保密规则写在程序存贮器U2中,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统计分析数据都暂存在数据存贮器U4中。为了防止非法盗用本检测接收电路,特设计了保密电路GLA(U6),对U2进行地址线换位加密,U6的1至8脚分别连接U1的17至24脚,U6的12至14脚分别连接U2的8、28、24脚,U6的15、16脚分别连接U2、U4的20脚,U6的18脚连接I/O接口电路U5的8脚。图2中U3为锁存器,U10为复位门。实施例中,有关电路芯片的型号如下:U1为8098,U2为2764,U3为74LS373,U4为6264,U5为8155,U6为16V8,U8为RS232,U10为74LS00。
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便于携带,为查找远动设备串行口的硬件故障和分析远动通讯规约的各个细节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接收仪器,适用于各级电网调度部门、各类厂站及远动设备的研制、生产和质量检验部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未经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5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双炉胆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双接勾结构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