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筒育苗营养钵制钵器无效
申请号: | 97236334.3 | 申请日: | 199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0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苗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成华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淑贤,张建宏 |
地址: | 233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 营养 钵制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营养钵成型工具。
目前制作育苗营养钵的工具有制钵机和手工操作制钵器等。制钵机制作营养钵的效率较高,但其购置费用较大。现有的一种由上、下模组成的手工操作制钵器,下模上排列有多个用于成型营养钵的模套,上模对应模套排列有多个冲头,用于将模套内的营养钵冲出。这种制钵器由冲头冲出模套内的营养钵时,用力不当容易造成营养钵的破损,故操作时略显不便,且不易制作较疏松的营养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制作效率高的育苗营养钵制钵器。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纸筒育苗营养钵制钵器,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下模包括支架1和由多个框格3按矩阵排列组成的格栅2,支架1与格栅2的四个角固接,格栅2的各框格3用于放置纸筒,上模由多个漏斗5集合排列在一个矩形框架4内构成,漏斗5的数量及排列格式与框格3相同。
制作营养钵时,备好营养土,将本制钵器的下模置放在整平的苗床上。依据格栅2之框格3的尺寸裁好纸片,并将纸片卷成筒状放于各框格3内。随后将上模置于下模的支架1上,使上模的各漏斗5对着下模的各框格3内的纸筒,即可向各漏斗添加营样土。各纸筒内营养土填满后即可起模。起模的顺须为:先起上模、再起下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效率高。适用于各种稀植作物育苗营养钵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倒上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模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上模的格栅2采用金属条制成。支架1选用角铁,支架1与格栅2焊接。如图2、图3所示,下模的材料为塑料,为便于加工和安装,框架4和漏斗5分体制作。在矩形框架4上连有筋条6,筋条6隔于各行(或列)漏斗5间,各行(或列)漏斗连于筋条6上。在筋条6的两侧开有凹槽6′,漏斗5的外侧固设有凸台5′,漏斗5上的凸台5′插入筋条6上的凹槽6′内。框架4与筋条6平行的两侧边上也开有用于插接漏斗5上凸台5′的凹槽4′。如图4所示,框架4与筋条6垂直的两侧边上开有凹槽4″,筋条6的两端固设有榫头7,榫头7与框架4上的凹槽4″嵌合。安装下模时,先拆开框架4与筋条6平行的一侧边,将第一行各漏斗5上的凸台5′插入框架4与筋条6平行的另一侧边上的凹槽4′内,随后将筋条4两端的榫头7嵌入框架4另两侧边上的凹槽4″内、向已装好的第一行漏斗5推进,并使筋条6上的凹槽6′与第一行漏斗5上的凸台5′插接,依次类推,逐行安装好漏斗5后,将拆开的框架4侧边封装好即可。图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装态图。使用中须注意:置放纸筒时,格栅2外圈的各框格3内纸筒8的咬口朝向格栅的中心。以避免下模提起后,纸筒涨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成华,未经苗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6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