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燃式沥青快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6527.3 | 申请日: | 1997-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9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薛自力;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自力;王琪 |
主分类号: | C10C3/12 | 分类号: | C10C3/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燃式 沥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常温下粘度高流动性差的物料进行加热的装置。
已有的加热沥青、原油等高粘度物料装置中的沥青加热装置,只是一种内部设有换热管路而自身不具备热源的贮罐,它通常利用锅炉或加热炉作为热源,由锅炉或加热炉输出传递热能的水汽或导热油,经管路流至与锅炉或加热炉分离的加热贮罐,进入加热贮罐中的换热管,通过管壁与存贮在加热贮罐内腔中的沥青交换能量后流出加热贮罐,流回锅炉或加热炉。这种加热方式是一种间接的加热方式,其设备投资高,系统热效率低,操作麻烦、加热速度慢,装置占地面积大,专业化生产程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操作方便、热效率较高的直燃式沥青快热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1),本装置具有散热管(4),其结构特点是,本装置还具有端盖(2)、辐射室(3)、沥青高温加热段(5)、辐射受热组件(6)、连结段(7)、沥青预热段(8)、烟气通道(9)及烟气排放集箱(10);辐射受热组件(6)的整体内腔形成辐射室(3);沥青高温加热段(5)的壳体(51)是具有基本形状为环柱形内腔的壳体,散热管(4)设在壳体(51)中;沥青高温加热段(5)围绕辐射受热组件(6)设置,辐射受热组件(6)设在壳体(51)的周向内侧板(51-1)所围绕的空间中;烟气通道(9)设在沥青预热段(8)的壳体(81)中;沥青高温加温段(5)与连结段(7)连结,连结段(7)的另一端与沥青预热段(8)连结,沥青预热段(8)同烟气排放集箱(10)连结,并且辐射室(3)、连结段(7)的内腔、烟气通道(9)及烟气排放集箱(10)的内腔依次贯通,端盖(2)设在辐射室(3)的另一端;辐射受热组件(6)的介质出口a2和散热管(4)的介质进口b1是可通过管路相互接通的端口,散热管(4)的介质出口b2和辐射受热组件(6)的介质进口a1是可通过管路相互接通的端口,壳体(81)的工质出口c2和壳体(51)的工质进口d1是可通过管路相互接通的端口。
上述辐射受热组件(6)是盘管,盘管(6)整体内腔是基本形状为圆柱形的腔体,盘管(6)的各盘之间的接触为紧密接触,从而在整个盘管的内表面形成辐射受热面(61);壳体(51)是基本形状为具有圆环柱形内腔的壳体;在盘管(6)与周向内侧板(51-1)之间设有支撑物(59-1);散热管(4)是盘曲形散热管,盘曲形散热管(4)的各盘之间设有一定间距,且各盘的中心线基本设置在同一圆柱面上;在盘曲形散热管(4)与周向外侧板(51-2)之间设有支撑物(59-2);端盖(2)的端口是可设置燃烧器(1)的端口或接通热气体输送管道的端口。
上述沥青预热段(8)具有壳体(81)、前管板(82)、后管板(83)及折流板(84),烟气管通(9)是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烟气管,各烟气管(9)设在前管板(82)及后管板(83)之间,且与前管板(82)及后管板(83)密闭固定连接;壳体(81)与前管板(82)及后管板(83)密闭固定连接;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折流板(84)固定在壳体(81)的内腔中。
上述连结段(7)具有壳体(71)、耐火衬里(72)及挡火墙(73),耐火衬里(72)固定在壳体(71)的内壁上,挡火墙(73)固定在前管板(82)的前端面上,耐火衬里(72)及挡火墙(73)之间的空间即为连结段(7)的腔体;壳体(71)的一端与壳体(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81)固定连接。
上述沥青预热段(8)的壳体(81)上还固定有与壳体(81)内腔相通的排气集管(85);沥青高温加热段(5)的壳体(51)上固定有与壳体(51)内腔相通的防爆口(55)。
上述辐射受热组件(6)的件体中及散热管(4)的管体中设有导热油,壳体(51)及壳体(81)的内腔中设有常温下粘度较高不易流动、加热后流动性能较好的工质,辐射受热组件(6)的介质出口a2也是可与外循环供热装置相连通的端口。
在本装置的有关介质和工质端口接上管路的有关连接管、阀门、循环泵和槽罐,在端盖处设置燃烧器或设置与热源相通的热气管并配置相应的电控装置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自力;王琪,未经薛自力;王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6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
- 下一篇:粉丝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