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阻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7236561.3 | 申请日: | 199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1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治 |
主分类号: | G01R27/14 | 分类号: | G01R27/1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阻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直流电阻检测仪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测量各种导体及半导体的导体电阻值和导体间的接触电阻值的检测仪器。
国内外现有的直流电阻测量仪器一般采用交流供电方式将市电经变压器整流后变为直流电施加于待测电阻上,再进行阻值的测量,其缺点是a、测量时须交流市电供应给野外现场测量带来不便,b、交流供电干扰大影响测量精度,c、由于引入交流市电电位,在变电站等强电场干扰场合,会因干扰电压而损坏仪器,d、交流供电成本高电路复杂,体积大增加重量不利便携。目前仪器均采用恒流测量方式,即在测量时将一恒定的直流电长时间的加在被测电阻上,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热量而使被测电阻温度升高,而很多电阻阻值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这就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外仪器大多数不具备温度补偿功能,即使有此功能也是电路繁琐,补偿精度差。另外现有的直流电阻测量仪器抗强电磁场干扰能力差,在运行变电站等强电场环境中使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使仪器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直流电阻测量仪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颖的直流电阻测量仪,仪器全部采用电池直流供电,使仪器结构简化、轻便、便携,节约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测量仪电路具有测量电流发生器电路,测量显示电路,控制电路,测量时采用脉冲电流测量法,对被测电阻施加短暂的脉冲直流,使被测电阻发热量小,温升低,提高了测量精度,并具有“常规测量”与“温度补偿”两种工作方式,可不受测量环境温度影响。仪器具有抗干扰性能,可在强电磁场干扰现场正常工作。
直流电阻检测仪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直流电阻检测仪结构具有检测仪机箱,机箱由箱体、上盖构成,箱体上装有直流电阻检测仪的面板,在面板上装有充电器插口,充电指示灯,I/U选择开关,校准调节孔,电流端接线柱I+、电压端接线柱U+、电压端接线柱V-,电流端接线柱I-、电阻显示屏、I/U显示屏、测量指示灯、测量按键、电源检查按键、电源开关、测量方式转换器。箱体内部装有直流电阻检测仪电路板、电池以及电子线路元器件。直流电阻检测仪电子线路由电源E1、E2、E3,测量电流发生器电路,测量显示电路,控制电路1,控制电路2组成。电源E1、E2、E3均采用电池。
测量电流发生器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1、电阻R1、电流放大晶体管组,四端子夹具I+、I-,被测电阻RX、测量方式转换器K1、K2、K3,定标电阻RS、电源E1、 E2、充电插口Z、隔离二极管D10电位器W2构成。运算放大器IC1的1脚为同相端接控制器电路1的输出端,IC1的2脚为运放的反向端经K2与定标电阻RS相连,IC1的输出端5经电阻R1与电流放大晶体管组第一级晶体管基极相连,第一级晶体管发射极与第二级晶体管基极相连,第二级晶体管发射极连至第三级晶体管的基极,三极晶体管的集电极连在一起接至蓄电池E1的正极,第三极晶体管发射极采用四端子接法与被测电阻相连,经K1再采用四端子接法接到定标电阻RS,蓄电池负端经K3与定标电阻RS下端相连。IC1的3端接电池E2的正端,IC1的4端接电池E2的负端,IC1的6、7间接电位器W2,W2的调节端接E2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治,未经沈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6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顺序闪光灯
- 下一篇:日光节能温室水泥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