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粪便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7433.7 | 申请日: | 199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86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之政 |
主分类号: | E03D3/02 | 分类号: | E03D3/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达县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显忠,陈学平 |
地址: | 635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粪便收集装置,特别适于城镇人体排泄的粪便的收集。
目前,城镇粪便收集多是从便器采用大量水冲洗,集中于化粪池或储粪池,然后进一步加以处理。耗水量大,耗能大,也不方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粪便收集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97107332.5)中提及了气动力正压收集粪便,但所需压力大、装置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采用负压抽吸方式收集粪便用的粪便收集装置,节水、节能,简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的:该装置包括有便器,呈弯管状结构的上、下存粪室,位于上、下存粪室之间,并与其呈气密封通联的竖直吸气管,下存粪室通联的气动输粪管,与吸气管和气动输粪管通联的抽吸器,上存粪室与便器下端通联,在其后部上设计有溢流口和控制其开关的电磁阀,便器上设计有隔离水入口,便器踏板上装设有回位弹簧和信号触头,电磁阀、便器踏板的信号触头、抽吸器上的信号触头、电动机均与时间继电器联接。
本实用新型亦可这样来达到其目的,抽吸器由左、右吸气缸,与其相装联的左、右缸盖,装于缸内的左、右活塞,装联左、右活塞的丝杆,与丝杆相配装的螺母,与螺母相装联的从动齿轮,与该从动齿轮相啮合、并与电动机轴相装联的主动齿轮组成,左、右缸盖上分别设计有吸气阀和排气阀,并分别通过气管与吸气管和气动输粪管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主、从动齿轮、螺母装于由齿轮壳体和壳盖组成的盒内,螺母通过轴承机构支承于齿轮壳体和壳盖上,左、右吸气缸紧固于齿轮壳体和壳盖上。
本实用新型在吸气管与气管相通联处的管内设计有粪便栅网。
本实用新型抽吸器的信号触头由装设在左、右活塞和齿轮壳体、壳盖上的相互配合的触头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结构,在上、下存粪室之间设计有竖直安装的吸气管,并与抽吸器相通联,在第一次使用该装置时,先关闭溢流口,放入隔离水,水满过上存粪室,进入下存粪室内,达到隔离水位时,打开溢流口。当解便时,人体踏上踏板(或坐上座式便器的坐板)时,其踏板上的信号触关闭合,产生的信号送入时间继电器,使溢流口电磁阀动作关闭溢流口,粪便排入上存粪室中,当解便结束,人体离开,踏板回位,触头断开,时间继电器处于延时状态。在此延时过程中,电动机接通,通过主动齿轮传动从动齿轮,带动螺母旋转,从而带动丝杆左、右位移,抽吸器工作。活塞向左移动,将上、下存粪室之间的吸气管内的空气吸出,当活塞位移至终点,触动信号触头,使电动机倒相反转,活塞向右位移,继续抽吸吸气管内空气,使吸气管内形成负压力,上存粪室内的隔离水和粪便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吸气管向下存粪室移动,而下存粪室内的粪液也在负压作用下上移,但因重力作用,上移速度很慢,当右行活塞位移至终点时,向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电动机停止工作,活塞位移停止,此时溢流口打开。上行粪液在电动机停止工作,返回下存粪室过程中,产生吸力,使上存粪室内粪液全部被吸入下存粪室。以后排解粪便时,重复上述过程,上存粪室中多余的隔离水从溢流口排入下水道,能实现粪水分流,同时,在上述抽吸过程中,左、右吸气缸上的排气阀交替向气动输粪管内排放气体,该气体沿其管壁运行,产生气动力,带动下存粪室的粪液向粪管和储粪池输送,达到收集粪便目的。由于整个过程中依靠负压力和气动力输送粪液,仅需少量隔离水,故可节约大量用水,由于粪液中含水量大大降低,很方便后续处理。由于采用双缸往复式抽吸,活塞往复运动中均在作有用功,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且所需动力小,一般耗电约为0.5瓦/时。由于采用齿轮丝杆传动,比采用曲轴连杆式抽吸方式噪声低,与本申请人的气动正压收集粪便的装置比,结构大大简化,实施费用大大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加以进一步描述,但不仅限于此。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吸器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B向视图,(c)为剖视图,(d)为A-A剖面图。
如图中所示,本粪便收集装置,包括有便器1,呈弯管状结构的上存粪室5和下存粪室13,位于上存粪室5和下存粪室13之间,并与其呈气密封通联的竖直安装的吸气管14,与下存粪室13通联的气动输粪管12,与吸气管14和气动输粪管12通联的抽吸器8。便器1为市售成品,为了便于上、下存粪室5、13和吸气管14、气动输粪管12之间的联通,在上存粪室5与吸气管14上端之间采用了弯管7呈气密封联通,在下存粪室13与气动输粪管12之间采用弯管17进行联通。为了阻止粪渣被吸入气管9内,在吸气管14与气管9相联通口处的管内设计有粪便栅网15。上存粪室5与便器1下端口通联,其后部上设计有溢流口4和拉制其开关的电磁阀2,便器1上设计有隔离水入口6,便器踏板3上装设有回位弹簧3a和信号触头3b,电磁阀2、便器踏板3的信号触头3b、抽吸器8上的信号触头、电动机19均与时间继电器10联接,受其操纵控制。上述的各通联均按一般下水道方式联接,需气密封的接头处,采用密封胶类密封。电磁阀2采用防水电磁阀。溢流口4与下水道管16通联。此例以蹲式便器为例描述的,对于座式便器,其他均相同,仅将信号触头3b和回位弹簧3a装于坐板上即可,便器1改为市售座式便器。抽吸器8为一双缸结构,由左、右吸气缸18、20,与其相装联的左、右缸盖17、21,装于缸内的左、右活塞24、36,装联左、右活塞24、36的丝杆27,与丝杆27相配装的螺母30,与螺母30相键联的从动齿轮31,与该从动齿轮31相啮合,并与电动机19轴相装配的主动齿轮29组成,齿轮比为2∶1,左、右缸盖17、21上分别设计有吸气阀22、37和排气阀23、38,并分别通过气管9和气管11与吸气管14和气动输粪管12联通。主、从动齿轮29、31、螺母30,装于由齿轮壳体28和壳盖33组成的盒内,螺母30通过轴承机构32支承于齿轮壳体28和壳盖33上,左、右吸气缸18、20紧固装于齿轮壳体28和壳盖33上。抽吸器8的信号触头由设计在左、右活塞24、36和齿轮壳体28、壳盖33上的相互配合的触头25、26、34、35组成。图中的a、b、c、d、e、f、g、h、m、n为电和信号联接头,左、右吸气缸18、20与齿轮壳体28、壳盖33,与左、右缸盖17、21之间均通过螺钉方式装联。各种气阀与现有技术相同,可选购,抽吸器的电动机19市售单相电机,如JDO2型220V交流电机,轴承机构32可选用GB297-642007108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丝杆27选用梯牙型,电磁阀2可选用MFZ1-1.5或MFZ1-YC型,时间继电器10可选用干簧继电器JAG-4-4H,小型通用继电器JQX-10F,电子式时间继电器JSS10系列。时间继电器10和电磁阀2用12V直流电源,通过变压器和硅整流器40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之政,未经刘之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7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