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育秧匀播器无效
申请号: | 97238108.2 | 申请日: | 199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1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再福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4112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秧 匀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播种工具技术领域。
目前,农业推广使用早稻抛秧技术能节约稻种、节省工时,缩短育秧时间,减少秧田面积,促进早稻增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这一抛秧技术育秧用的唯一工具塑料软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塑料软盘的托盆内培养土无法控制适量。如果托盘内的土多了,秧苗的根会向四周蔓长,造成蔸与蔸互相缠结,将来无法将秧苗抛向大田;如果托盆内的土少了,秧苗不能足够生长。二是不能控制塑料软盘的托盆内每孔的谷粒数。如果托盆内的谷粒多了,浪费了种谷,同时秧苗根数过多,秧苗不能粗壮,影响大田禾苗生长,造成减产;如果托盆内的谷粒少了,不能保证大田禾苗每蔸的必要根数,也会减产。只有匀播适宜的谷粒,才能培育出好的秧苗,一株秧苗在大田长大后即为大田内一蔸禾苗稻谷。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定量撒置培养土和定量播放种谷的器具,为抛秧技术设计了理想的育秧匀播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具有上板1、中板2、下板3,上板1叠置于中板2上,中板2叠置于下板3上;上板1、中板2、下板3上都均匀排布有排列顺序及孔径大小都相同的通孔4;上板1、中板2是大小相同而厚度不同的2块板,并且在上板1的三条侧边上还有斜挡边条9;在上板1、中板2的两侧端面都固定有拉手10;下板3在板的两端侧面固定有侧板5,在侧板5的内侧有滑槽6;在下板3的底部还有附件塑料软盘7,该塑料软盘7上均匀排布有与通孔4相对应的托盆8。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育秧定量撒置培养土和定量播放种谷的问题。将手工操作改为简易半机械操作,为抛秧技术的推广奠定了理想的育秧匀播基础,以便抛秧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能够获得每株秧苗的禾苗根数均匀的极好效果。节约稻种,节省工时,提高增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制作技术简单,造价便宜,轻便易于携带和操作,能多年使用。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及撒置培养土工作状态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匀播种谷工作状态图。
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上板1、中板2、下板3用工程塑料制作,上板1、中板2制成长600mm宽350mm,上板1的厚度为7mm,中板2的厚度为14mm,下板3比上板1、中板2的长宽尺寸稍大,厚度为5mm。上板1、中板2、下板3的规格尺寸制作时根据需要作调整。在上板1、中板2、下板3的板面上都均匀开有排列顺序整齐、孔径大小都为10mm的通孔4。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步骤如下:1.将附件塑料软盘7置于下板3底部空间内,并且将其沿下板3两侧板5内侧的滑槽6按箭头方向推入板3内。2.将板3的通孔4对正塑料软盘7上的托盆8的盆孔。再将上板1、中板2的通孔4对正成通孔,并且用拉手10同时移动上板1和中板2的位置并使遮盖住下板3的孔位,这时上板1、中板2形成的通孔深21mm。然后将培养土撒入21mm深孔内,用毛刷扫净上板1的板面上余土;再移动位置,使上板1、中板2、下板3孔位对正,这样,培养土全部落入塑料软盘7的托盆8的盆孔中。3.参照图2、图3,将中板2、下板3孔位对正塑料软盘7的托盆8孔位,移动上板1使其孔位遮盖住中板2、下板3孔位,这时孔深为7mm,将泡种谷撒入上板1的通孔4内,扫净上板1上的多余谷粒,这时每孔种谷为4-6粒。上板1三条侧边上的斜挡边条9是为了防止培养土、谷粒往四边挥散。然后,移动位置,使上板1孔位与中板2、下板3孔位对正,谷粒落入塑料软盘7的托盘8的盆孔中,落在培养土上面。4.将塑料软盘7抽出,整齐拼排在秧田里育秧,这时,培养上和种谷的匀播工作完成。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中、晚稻的育秧匀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再福,未经王再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防伪陶瓷酒瓶
- 下一篇:蒸发罐糖浆锤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