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送芯铅笔无效
申请号: | 97238117.1 | 申请日: | 199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5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宏;郑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宏;郑铁军 |
主分类号: | B43K21/02 | 分类号: | B43K21/02 |
代理公司: | 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善生 |
地址: | 4261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铅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写、绘图时使用的能自动送芯的铅笔。
目前市场销售的自动铅笔,大都需要按压笔头,笔芯才能伸出,其笔芯伸出的长度难于控制,因而极易脱落和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时能自动送芯的铅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铅笔芯套装在同心的笔芯套、橡胶圈、笔芯夹之中,书写时,如果笔芯过短,笔芯套将与纸接触而被压入笔腔内,但其中的铅笔芯却被笔芯夹夹紧而无法随笔芯套进入笔腔内,铅笔芯相对于笔芯套就自动伸出来了,但是,当笔芯套脱离纸面时,笔腔内的弹簧将迫使笔芯套伸出复位,这时,笔芯夹松开铅笔芯,铅笔芯将由橡胶圈夹持随笔芯套同步伸出,从而实现自动送芯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套的正视图;
在附图中,笔套(4)被套装在笔杆(9)内,笔套(4)的内腔和笔杆(9)的内腔共同构成自动送芯铅笔的内腔。为了便于在更换铅笔芯时笔套(4)的取出和插入,特在笔套(4)的锥体外表面上压有花纹(12)。在笔套(4)的内腔中有笔芯套(2)、橡胶圈(3)、弹簧(5)、钢珠(6)、笔芯夹(7)、内套(8)。铅笔芯(1)被套装在笔芯套(2)、橡胶圈(3)、笔芯夹(7)的中心位置上。橡胶圈(3)被固紧在笔芯套(2)的阶梯形内腔中。内套(8)被固紧在笔套(4)的内腔中,内套(8)被圆柱状和圆台状的内腔所贯穿。当使用本实用新型书写或绘图时,如果铅笔芯(1)伸出太短时,笔芯套(2)将与纸面接触并在书写力的作用下被压入笔腔内,这时弹簧(5)将迫使笔芯夹(7)向笔盖(11)的方向运动。但是,在内套(8)的圆台状内腔和钢珠(6)的共同的作用下,笔芯夹(7)将无法向笔盖(11)的方向运动,而只能向轴心方向运动并夹紧铅笔芯(1),这时,被夹紧的铅笔芯(1)将通过橡胶圈(3)从笔芯套(2)中伸出。当笔芯套(2)离开纸面时,弹簧(5)将促使笔芯套(2)从笔腔内伸出复位,笔芯夹(7)也会随之向笔尖方向移动,钢珠(6)与内套(8)的内腔脱离,笔芯夹(7)松开铅笔芯(1),这时,铅笔芯(1)在橡胶圈(3)的夹持下,将随笔芯套(2)同步从笔腔内伸出。铅笔芯(17)相对于笔芯套(2)伸出的长度是可以设定的,其长度最好控制在0.6mm左右为好。为了便于书写过程中的擦改,在笔杆(9)上还设有橡皮(1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芯时不需其他辅助工具,书写时,笔芯自动伸出设定的长度,不会出现笔芯脱落和折断的情况,是较理想的书写和绘画的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宏;郑铁军,未经张国宏;郑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