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塑制件组合式自动脱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8588.6 | 申请日: | 199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9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发明(设计)人: | 娄田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田心 |
主分类号: | B29C43/50 | 分类号: | B29C43/5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4100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件 组合式 自动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移走制件装置的塑料成型的模具组合装置。
现有的热塑制件的脱模装置与模具是分离的、两个独立的工装。在热压成型后拿出整套热烫的模具、打开上模,从下模引孔里用脱模器顶针将制件敲出。有的是在热压成型后打开上模、拖出下模,再从下模引孔用顶针脱出制件。现有的这些脱模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由于现有这些装置中脱模器与模具分离,故只能在热压成形后用脱模顶针插入模具引孔。每次将钢制顶针用力插入下模型腔内,在高温的模具中直接敲打顶针或顶撞顶针、脱出制件。这种方法既容易损坏模具又会损坏制件,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每次又要在脱模工序之后取出顶针脱模器,致使难以实现自动线上的连续操作。2、每个操作者一次只能够拿一套模具脱模,效率不高。3、压制热塑制件的脱模工序现有操作多采用手工拿着热烫的模具敲打,取出制件。操作不安全、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中国专利CN87215723.7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塑料模具,以组合方式同时安装几套模具以提高功效,其不足之处在于脱模工序仍需分开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以上现有技术之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同时安装多个模具并包含脱模装置的热塑制件组合式自动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热塑制件组合式自动脱模装置由多付模具、模架和脱模器组成。其模架为由上模架底板、下模架底板、导柱、导套和下模底板组成的组合模架;其脱模器安装在组合模架内,数量与模具数相等;脱模器由顶出针、导柱、顶针推板、复位弹簧组成;组合模架的下模底板为板式结构,板上开有安装脱模器的若干圆孔。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上模架底板[9]、导柱[16]、导套[15]、下模架底板[8]和下模底板[1]构成组合模架。图示实施为同时安装两套模具的结构第一套模具上模[13]和第二套模具上模[14]用固定螺钉和定位销安装在上模架底板[9]上,第一套模具下模[4]和第二套模具下模[7]分别用固定螺钉和定位销分别固定在第一套模具的下模底板[1]和第二套模具的下模底板[17]上。再将第一套下模底板[1]和第二套模具的下模底板[17]用固定螺钉[10]和定位销固定在下模架底板[8]上。下模架底板[8]为板式结构,导套[15]为一端有螺纹的空心管套,用其螺纹旋入固定在下模架底板[8]的上方。导柱[16]为圆柱形,一端有螺纹,用其螺纹旋入上模架底板[9]下方对应于导套[15]的位置并将导柱[16]插入导套[15]内即将组合模架安装完毕。此时上模架底板[9]可带动上模[13]和上模[14]沿导套[15]的中心轴方向上下移动。下模架底板[8]有一定厚度并在每套模具下方对应位置开有安装脱模器的圆孔、使其在底板内有位移的空间。每套脱模器均由顶出针[2]、顶针推板[3]、导柱[5]、复位弹簧[6]组成。图示实施例每套模具有七个模腔、中心一个,在一个圆周上六个均布、七个模腔的中心距相等。在下模[4]的每个模腔下方对应塑料制件嵌件开有小孔。同时下模底板[1]也对应开有相同直径的小孔。其孔径等于顶出针[2]外径。顶出针[2]为圆柱形、端部为螺纹、螺纹上方为一台阶。顶针推板[3]为一圆板、外径等于下模架底板[8]的脱模器圆孔之内径,对应下模[4]各模腔下小孔的中心位置有七个螺孔,七个顶出针[2]端元端螺纹旋入顶针推板[3]后,用于将另一端穿过下模底板[1]和下模[4]的对应小孔以对准制件嵌件。顶针推板[3]另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台阶孔。三个导柱[5]为圆柱形,其直径等于顶针推板[3]上台阶孔之小孔内径。导柱[5]一端为螺纹另一端为直径较大的台阶,其直径等于顶针推板[3]上台阶孔的大孔内径。复位弹簧[6]为圆柱形螺旋弹簧,其内径等于导柱[5]的外径。用导柱[5]穿过顶针推板[3]的台阶后,套上复位弹簧[6],将端部螺纹旋入下模底板[1]对应的螺孔中即将脱模器安装完毕。脱模器可以沿导柱[5]上下移动。
操作时,当制件在模具中热压成形后,开模、拖出组合模架、向上顶动下模下脱模器的顶针推板[3]向上用顶出针顶出制件、实现脱模。脱模后顶针推板[3]在复位弹簧[6]的推力作用下复位,并由导柱[5]端部的台阶起限位作用,使顶针推板不超出下模架底板[8]的底平面。
本实用新型可对现有的模具进行组合安装,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功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田心,未经娄田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