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变压器用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97238732.3 | 申请日: | 199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081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志;苏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志;苏永亮 |
主分类号: | H01F27/10 | 分类号: | H01F27/1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树林 |
地址: | 421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变压 器用 螺旋 板式 油水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特别是一种电炉变压器用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
目前,大容量变压器工作时采取的冷却方式有油浸自冷、风冷、强迫油循环水冷,油浸自冷和风冷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电弧炉、矿热炉变压器一般采用强迫油循环水冷方式,以适应高温的工作环境。而现用于水冷的热交换器都是采用列管式和不锈钢螺旋板式两种结构形式,前者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容易在列管的端头结合处发生渗漏,使水混入变压器油内而造成事故,而且存在介质流动的死角,易沉积残渣,堵塞管路;后者由于采用在螺旋板上焊接圆柱形固定块而使相邻两板保持均匀距离的方法,圆形焊缝处的焊渣难以彻底清除,从而产生隐患,同时,介质沿螺旋板面平行流动,内部不能充分搅动,散热效果不能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介质内的残渣不易沉积、清除方便,造价低,工作安全可靠的电炉变压器用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炉变压器用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包括底座、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出油管、油泵、控制箱、螺旋板式热交换器、水压表、油压表、水温表、油温表,其特征是在进水管中滤网后、出油管中滤网前的管底面上分别有一个漏斗形通孔,通孔底端分别连接有排污阀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内的相邻两卷板之间相间地夹有方齿条撑杆,撑杆弯曲平面与卷板面垂直,两端焊接在靠里边的卷板上,底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小于9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撑杆安装示意图;
图3为撑杆形状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以BYSLI型40m2产品为例,电炉变压器用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包括底座1、进水管2、出水管3、进油管4、出油管5、油泵6、控制箱7、螺旋板式热交换器8、水压表9、油压表10、水温表11、油温表12。在进水管2中滤网13后、出油管5中滤网14前的管底面上分别有一个上端口直径不小于管径两倍的漏斗形通孔15、16,通孔底端分别连接有排污阀门17、18。螺旋板式热交换器8内的相邻两卷板之间每相间200mm夹有由直径6mm圆钢制作的方齿条撑杆19,撑杆19弯曲平面与卷板面垂直,两端焊接在靠里边的卷板上,底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5°,方齿宽100mm、高18mm,热交换器选用碳钢制成。进水管2、出水管3分别连接螺旋板式热交换器8内冷却水管路的两端,油泵6的输出管连接进油管4,进油管4另一端、出油管5分别连接螺旋板式热交换器8内油管路的两端,油泵6、控制箱7直接固定、螺旋板式热交换器8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底座1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的结构改进,方齿条撑杆19的焊接点少,沉积在管路中的残渣机会大大减少,并可通过上接漏斗形通孔15、16的排污阀门17、18将管路中的残渣方便排出。介质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方齿条撑杆19的回击作用,使介质充分翻滚搅动,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和减少了残渣的沉积。螺旋板式热交换器8选用碳钢制作,造价相比采用不锈钢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冷却器降低2/3,工作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志;苏永亮,未经张国志;苏永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8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恒功率输出节能矿热炉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保健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