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车用盘式永磁直流轮毂式电机无效
申请号: | 97239247.5 | 申请日: | 199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46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丹;王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跃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6/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承玉 |
地址: | 425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车 用盘式 永磁 直流 轮毂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盘式永磁直流轮毂式电机,属无刷直流电机技术领域。
目前电动助力车上配置的电动机大多采用盘式电机,比传统的圆柱式永磁电机的轴向尺寸小,减轻了重量,且更协调美观。但从结构上看,现在使用的盘式电机都为印刷绕组盘式电机或线绕式盘式电机,它们多为有刷结构,例如中国专利ZL95240821.X《高效盘式永磁直流电机》就是有刷结构,若用于轮毂直接驱动还需配用减速器,因而维修不方便,效率低;而且因为它的等效气隙大,造成永磁体厚度较大,且结构较复杂,零部件数较多,故成本较高,特别是电机在起动低速状态时,由于电枢电流大,造成散热因难,因而过载能力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避免以上有刷电机的技术不足而为电动助力车提供一种无刷低速大扭矩有铁芯的盘式永磁直流轮毂式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现:它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转子部分主要包括机壳、嵌有轴承的前后端盖,前后端盖内侧面沿圆周按N.S极交叉排列均匀分布,粘贴有数量相等的永久磁钢,从而构成两个转子,前后端盖与机壳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定子主要包括卷绕铁芯,线圈绕组,定子芯座,轴等,卷绕铁芯为圆柱形,其两个圆侧面上设有槽,两个线圈绕组分别嵌在其两圆侧面上的槽内而使一个卷绕铁芯构成两个定子;带线圈绕组的卷绕铁芯通过定子芯座和键与轴连接;定子与转子之间设有一个承受永磁转子磁拉力的平面轴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冲槽铁芯,因而可以制成低速大扭矩电机,从而可以直接驱动轮毂,避免使用齿轮减速机构,用电子换向器取代了传统的电刷。因每极磁通可以通过磁轭部构成闭合回路,故每极的磁压降降低,可减少磁钢的厚度,使卷绕铁芯式电机的轴向外形尺寸减小;铁芯的热容量大,使电机在起动和过载时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绕铁芯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 1、锁紧螺母, 2、轴套, 3、前端盖, 4、磁钢, 5、机壳, 6、铁芯, 7、铆钉, 8、绕组, 9、后端盖, 10、轴套, 11、轴,12、轴承, 13、平面轴承, 14、键, 15、芯座,16、轴承, 17、平面垫圈, 18、弹性垫圈,19、螺钉20、槽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其中:转子部分主要包括机壳5、前后端盖3和9,轴承12和16,磁钢4等,前后端盖3和9的内侧面沿圆周部分呈凹盘形,沿各自圆周内侧壁按N.S极交叉排列均匀分布粘贴有数量相同的永久磁钢4形成两个转子,前后端盖3和9的内侧中心部位设有凹台阶,台阶内分别嵌有轴承12和16;前后端盖3和9和机壳5通过铆钉7和螺钉19,弹性垫圈18,平垫圈17连接成一个整体;定子部分主要包括卷绕铁芯6,线圈绕组8,定子芯座15,键14及轴11,其中卷绕铁芯6的两个侧面上设有槽20,两个线圈绕组8分别嵌在槽20内而使一个卷绕铁芯构成两个定子;带线圈绕组8的卷绕铁芯6通过定子芯座15和健14与轴11连接在一起;定子芯座15为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金属定子芯座15与铁芯6铜焊在一起,塑料定子芯座15与线圈绕组8压固在一起,键14为单键或将轴11做成花键轴;端盖3与定子芯座15之间设有支承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拉力的平面轴承13,轴承12和16的内圈内分别装有轴套2和10,在轴套2和10的端部用锁紧螺母1紧固。铁芯为圆状,可嵌有任何类型绕组,特点是由一个卷绕铁芯6组成两个定子,两个定子的绕组可并联或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跃进机械厂,未经湖南省跃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9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