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散料用罐式集装箱无效
申请号: | 97239475.3 | 申请日: | 199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871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钢;肖凤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钢;肖凤强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88/72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散料用罐式 集装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散料用罐式集装箱,属于散装物料的装载和气卸装置。
干散料用罐式集装箱在目前国际上已广泛应用,日本、英国、美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生产,ISO/TC104委员会也早有这种集装箱的国际标准,到1995年已有了1995E最新版本。我国干散料用罐式集装箱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到目前为止,生产的厂家很少,我国专利93237339.9公告号2178702Y公开了常州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的专利《散装物料罐式集装箱》,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框架的上下部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了纵横梁变形,(2)人孔盖无予紧,气密性差,造成水泥结块,无法卸料,又由于人孔盖开、关是用一锥形长销打进打出,装卸很不方便,装卸速度慢,(3)气室结构不尽合理,造成了水泥在卸料时有很大的鼓动响声,致使卸料人员不敢加压至0.25Mpa。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符合ISO1496-3:1995(E)标准,促进我国的水泥散装化生产以及干散料的集装化运输,减少环境污染的干散料用罐式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干散料用罐式集装箱,包括长方体框架(1)、罐体(2)和气路系统,框架(1)底座上设有一对对称的整体式承载底横梁(3)和一对底纵梁(4),底横梁(3)上设有托座(5),底纵梁(4)端部设有端支承(6),罐体(2)通过托座(5)和端支承(6)与框架(1)联接成一个整体,罐体(2)顶部设有人孔座(7),人孔盖(8)采用偏心轴锁紧,罐体(2)内设有三个独立的小气室,三个小气室由下述部分组成:罐体(2)下部设有中间小气室(9),罐体(2)底部中间小气室(9)两侧设有两块隔板(10)形成左、右两个完全独立的气室(11),三个气室上设有由多孔钢板和透气布组成的流化床,罐体(2)内两侧设有角度大于40°的滑板(12),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管(13)与三个独立气室连通,出料管(14)端口通过助吹管(15)与进气管(13)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按ISO1496-3:1995(E)的规定,在框架底座上设有重力传递承载结构,框架与罐体联接稳定,使运输过程中遇有较大的颠簸时,保证运输安全。罐体中部采用了完全独立的三个小气室结构,罐体底部从中间隔开形成左、右两个完全独立的气室,这样可避免在卸料过程中形成气路短路而增加剩灰率,罐体下部设有中间小气室,作用有二:(1)在开始卸灰时很快就能使出灰管吸口附近散料流化,提高卸料速度。(2)避免出料口管堵塞。由于滑板下部与流化床三个气室完全隔开,这样在滑板生产加工中就大大减少了工艺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并能调节流化床用气要求。人孔盖采用偏心轴锁紧,这样保证人孔盖有一定的锁紧力,并且开启和锁紧都方便、可靠。气路系统中,在出料口前端通过助吹管向出料方向送入高压气体,使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促使已被流化的干散料由正压向负压方向快速流动,降低了剩灰率,提高了卸料速度,并保证了物料输送距离和高度。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框架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中心剖视图。
图4为人孔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钢;肖凤强,未经李铁钢;肖凤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9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