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子母治疗罐无效
申请号: | 97239667.5 | 申请日: | 199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7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秀;韩绍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秀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37/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霍仲牛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子母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拔火罐、外敷药物和热疗于一体的组合医疗器具。
目前中医治疗常采用的拔火罐、药物贴敷和热疗等,都是分别采用独立的器具进行,不能协调配合同时进行,因此耗费时间,效率低下,也达不到最佳疗效。传统的拔火罐必须进行点火,一人难以进行拔罐操作,因点火烧伤皮肤的事时有发生。对外出或旅行中治疗更为不便。现有不用火的拔罐都是采用气筒抽真空式,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真空度不易掌握,也不便于携带。特别是拔罐时间难以准确控制,易引起皮肤水泡,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而且现有拔火罐的口径一般较大,且都是圆形。单一规格的拔罐对于身体上曲率大,骨骼明显和肌肤浅薄的小面积部位,如颈部、四肢、肘部、关节、肩顶就很难施行拔火罐操作。如圆形罐用于颈部时,不但拔的面积小,而且易引起疼痛。迄今尚未有将药疗与拔罐、热疗等结合为一体的组合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治疗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集各种治疗器具于一身,能同时完成多种治疗并能准确控制拔罐时间的多功能子母罐,据此制作出大小、形状不同,相互配套的系列产品,以适应身体各部位拔火罐治疗的需要,达到更高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包括一个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罐体经管嘴与一个使罐内形成真空的抽气囊相连;罐内下部是容放药贴的药腔;药腔顶部外侧装有电热元件,以对药腔内的药贴加热,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
上述电热元件最好是具有多档温度调节的钛酸钡(PTC)陶瓷发热元件。
罐体和罐口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以适用于颈部及四肢部位。
使罐体的罐口直径为30~40mm,以适用于肌肉不丰满及小面积部位。
上述罐体可以做成双层壁结构,在外层壁上联接有顶盖。
多功能治疗罐的顶盖上还可以安装发声元件和定时报警电路板,以指示治疗结束的时间。
以上所说的电热元件可以由弹簧和压板固定于导热板上,导热板与药腔顶部贴合。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多功能治疗母罐的纵剖面图。
参见图1,多功能治疗母罐的外壳包括罐体16和顶盖15两部分,二者通过夹扣结构22相联接,并用胶粘牢,以保证用电安全。罐体16通过管嘴1与一个抽气囊20相连,连续握压抽气囊可使罐内形成真空或负压,起到拔火罐的作用,使用非常方便。管嘴1与罐体之间有密封橡胶圈2。罐体下部是容放药贴或药袋的药腔17,用于放置浸有中草药液的无纺布药贴。在药腔17顶部设有电热元件7,用弹簧8、压板4和螺钉5、13等将其固定在导热板6上。导热板贴在药腔17顶部,起均匀加热的作用。本装置中的电热元件可以采用电热丝、电热管或钛酸钡(PCT)陶瓷发热器等。但最好采用具有恒温性质的PTC陶瓷发热器,通过二、三档开关可得到高、低不同的几档温度,从而将热疗温度准确控制在需要的范围。用PCT加热药腔内润湿的药袋或药贴可增强其渗透作用,提高疗效。
为了能准确掌握治疗时间,避免皮肤发生水泡,在治疗罐顶盖15上装有发声元件9和定时报警电路板10等。给使用者提供开始治疗和治疗结束的声响信号,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警电路板10用自攻螺钉11固定于顶盖上。
罐体18是双层壁结构,在外层壁21上联接有顶盖15。
为保证PTC加热元件7与电源接触良好,加热元件7用导电弹簧8和压板4压紧,弹簧8为PTC加热元件的一个电极,铝质导热板6为加热元件的另一个电极。罐中加热元件配有调温电路板12。调温的目的是使治疗罐适用范围更广。高、中、低三档温度分别由红、黄、绿三只LED发光二极管指示,温度指示明确。有时为了降低成本,也可采用两档调温。此外,罐体上还设有电源线护套3、开关板联结件14等。在罐口周围还可设置永久磁铁18,用于磁疗。
为了使拔罐能适应身体各种部位,如小面积部位和肌肉不丰满部位,可以将母罐的体积和罐口缩小,其罐口直径缩小至30~40mm,特别适合拔面部、膝、肘关节等处。对于颈部和四肢,根据肌肉走向适于选用椭圆形的罐口,以增大拔罐面积和减少疼痛感。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可以制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系列拔罐,称为子母罐。较小的子罐由于空间狭小,可适当简化结构,只装加热部件,而无调温部件和定时报警部件。椭圆形罐口适于拔颈部和四肢部位。一般说来,拔面部适用小号的,拔四肢、颈部或肚子适用中号或椭圆形的,拔背、胸部适用大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秀,未经王志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9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