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尾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0470.8 | 申请日: | 199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9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世棠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4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尾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器。
现有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一般是横向设置一层或几层过滤网,吸收尾气中的灰份,油微粒,减少尾气污染。但是这种结构往往使得发动机排气不顺,而且尾气中灰份,油微粒的吸收效果并不好,尾气中的CO,HC含量也得不到有效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中CO、HC含量,吸收大部分灰份、油微粒,且对发动机排气影响不大的尾气净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它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上的进气管、出气管,在壳体内的进气管上有通孔,由耐高温吸热材料制成的再燃网环绕在进气管周围;再燃网外环绕有大滤网,挡板将再燃网与过滤室隔开,由在过滤室中的大滤网、回形滤网,辅助滤网组成回形通道,在回形通道内弯处设置有隔板,夹在回形滤网内的隔板固定在挡板上,夹在辅助滤网内的隔板固定在壳体的端面上,出气管与回形通道的出口相对应。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高温尾气流经再燃网时,其自身热量加热再燃网,尾气中的CO,HC,油微粒在再燃网上继续燃烧,尾气中剩余的灰份则在流过回形通道时被滤网有效吸收。在实验中,一辆普通轻型货车在安装本实用新型后,其CO含量从4%降低至1.5-2%,HC含量从1000ppm降至150-200ppm,灰份含量也大为减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所示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包括有壳体1、连接在壳体1上的进气管2、出气管12,在壳体1内的进气管2上有通孔3,由耐高温吸热材料制成的再燃网4环绕在进气管2周围,再燃网4外环绕有大滤网7,挡板6将再燃网4与过滤室5隔开,由在过滤室5中的大滤网7、回形滤网8、辅助滤网11组成回形通道10,在回形通道10内弯处设置有隔板9,夹在回形滤网8内的隔板9固定在挡板6上,夹在辅助滤网11内的隔板9固定在壳体1的端面上,出气管与回形通道10的出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上并置于消声器的前面。发动机尾气由进气管2引入壳体1内,再通过进气管上的通孔3到达再燃网4,尾气的热量加热再燃网,同时尾气中的CO、HC、油微粒在再燃网4上燃烧。燃烧后的尾气进入过滤室5中,大部分的尾气沿回形通道10流动,小部分的尾气会透过滤网,但隔板9形成的另一个大型回形通道可以保证这一小部分尾气与大部分尾气一样顺畅流动,而且与滤网充分接触。尾气中的大部分灰份被滤网吸收,从而达到净化目的。此外柱状支架15用于安装回形滤网8时起定位作用。
图2所示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上壳体的末端是可供更换滤网的开口,从而使滤网可以重复使用,密封端盖13通过螺栓与壳体1相连接,实现对开口的密封,而夹在辅助滤网11内的隔板9和出气管12则固定在端盖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世棠,未经谢世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0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