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钢铝复合轮毂无效
申请号: | 97240642.5 | 申请日: | 199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9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海中南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3/00 | 分类号: | B60B2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2824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钢铝 复合 轮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汽车用钢铝复合轮毂。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轮毂所采用的材质有两种;钢质轮毂和铝合金轮毂,前者具有强度高、成本低的优点,但不足的是重量较重,耗油,容易生锈和吸振性差;而后者重量轻、省油、美观,不易生锈和吸振性好,但缺点是造价比较高、气密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美观,造价较低,强度、吸振性和气密性等综合物理性能都比较好的汽车用钢铝复合轮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该轮毂是由钢质的轮辋与铝合金轮辐套接,并予置于铝合金轮辐外边缘上均匀分布的3-8块钢质卡块焊接而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强度好的轮辋与吸振和反弹性能比较好的铝合金轮辐结合可使整个轮毂获得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车轮地面附着力好,行驶平稳舒适。
2、由于轮辐与轮辋分开制造,只铸造铝合金轮辐就可有效地避免了现有铝合金轮毂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因形成热节而产生缩的缺陷,确保轮辐的铸造质量,与铸造铝合金轮毂相比,可提高铸件合格率10%以上。
3、由于轮辋采用钢质代替铝合金,可有效消除铝合金轮毂常见的漏气缺陷,提高了总体质量。
4、本轮毂重量比钢质轮毂轻,制造成本又比铝合金轮毂低,而且还保持轮辐不生锈,外表美观大方,多样代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坦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钢质卡块3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本轮毂的轮辋1是用钢材滚压成形的,而轮辐2则用铝合金低压铸造成型的,在低压铸造的同时,使数量3-8块的钢质卡块3均匀予置于轮辐2的外边缘上,然后将轮辋1压装套接于轮辐2上,最后在钢质卡块3处通过焊接使轮辋1和轮辐2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钢质卡块以3-8块为合适,小于3块结合强度差而且难以实现动平衡,而多于8块,亦无必要,反而增加制造工艺时间,一般以6块此较合适。钢质卡块3的形状可以是L形,T形或近似形状,一般以能牢固予埋于铝合金轮辐2内,又能有较大的面积与轮辋焊接的原则为准。但最好是L形,其予埋段为带圆弧过渡的燕尾状,并在其上设有通孔(见图3所示和图4所示)。与轮辋1接触处应与轮辋1弧线吻合,以提高其结合强度。轮辐2与轮辋1的焊接处应在轮辋1直径最小的内圆上,以便于焊接,又可提高其结合强度。经过测试,本轮毂的整体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最适合于中、小型汽车轮毂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海中南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未经南海中南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0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有强力吸著器的全口义齿
- 下一篇:钢领毛坯的冲压成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