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节能微型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7240757.X | 申请日: | 199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8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斌 |
主分类号: | F24H1/50 | 分类号: | F24H1/50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双全 |
地址: | 4326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节能 微型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锅炉,特别是家用节能微型锅炉。
现有的家用微型锅炉,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蜂窝形多功能立式锅炉》(专利号95206985.7)的基本结构是,由炉体、水箱、烟道管、出烟口组成,炉体呈圆柱型,下部设有燃烧室、火门、炉蓖、灰门,中、上部为吸热水箱,炉体中央设有竖向平行排列成蜂窝形的烟道管,烟道管下端穿过吸热水箱底板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四周为与吸热水箱连通的水套,烟道管上端穿过吸热水箱顶板进入回燃室,在回燃室四周为与吸热水箱连通的水套,在回燃室内设有中间带小孔的封火盖和防止烟气热量流失的烟气回燃圈,回燃室一侧设有出烟口,在炉体上方设置中空余热水盖、余热水盖顶面设有热水出口及回水进口,炉体顶面水套上方设有温度计、压力表及安全阀接口,炉体侧壁上方水套处设水位计及热水出口,下方水套处设回水进口,灰门一侧设鼓风入口。这种结构的锅炉热效率较高,烟尘量少,节省燃料,适用旅店、家庭,用作取暖锅炉、饮水锅炉,但其结构复杂,不便制造和维修,而且不便于家用蜂窝煤的使用,推广应用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不便制造和维修,且不便于家用蜂窝煤的使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出并设计家用节能微型锅炉,使结构设计合理,既节能高效,又能使用蜂窝煤,且维修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吸热水箱安装在炉体内,在炉体的外壳与吸热水箱之间填有保温层,吸热水箱配有进水管、热水管、水位指示器和排污管且均伸出炉体外,热水管装有安全阀,进水管配有阀门,排污管配有水龙头,炉体下部配有风机以及提供风机电源的蓄电池、利用外接电源给蓄电池充电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与炉体配合的抽屉式煤炉,装于吸热水箱下部的热源室内,外接烟囱穿过炉体的炉壳、保温层,配连吸热水箱上的烟道与热源室相通。
进水管伸进吸热水箱内,其伸进吸热水箱内的部分呈倒L形,其竖向部分上端开有排气孔。
吸热水箱配有水温感应塞,其一端固定在吸热水箱上,其另一端伸进吸热水箱内。
水温感应塞配有水温指示器。
炉体面上配有控制板。
风机配有风机开关,风机开关、温度指示器安装在控制板上。
抽屉式煤炉采用普通蜂窝煤炉胆,其与支承炉胆的炉齿、导热材料组成的导热层构成炉膛,装于炉壳中,炉膛下方是出灰道,出灰道侧有与风机配合的送风道,炉壳上的风门与出灰道配合,相通,炉壳下方装有支承脚轮和内轮。
炉体及吸热水箱均为立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抽屉式煤炉,装有支承脚轮和内轮可以方便推进或移出,由于安放抽屉式煤炉的热源室参照抽屉式煤炉的大小设计的,只留有一定配合间隙。因此,既方便添煤,又不影响保温效果。同时利用热源室实现间隔加热,使吸热水箱中的水不直接浸泡抽屉式煤炉,以保证炉火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直接辐射或者通过炉膛的导热层、炉壳间接传导至吸热水箱下部中间的热源室壁而由此加热吸热水箱,吸热水箱在保温材料构成的保温层的严密保温下,其获得的热量不易散失,而充分地传导给吸热水箱中的水,热源室能充分利用抽屉式煤炉炉膛燃烧的热量和余热,极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吸热水箱的进水管与自来水管接通、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和热水上浮、冷水沉底的原理,采用冷水底进,热水高出的方式使进入吸热水箱的水完成冷热水的自动交换,通过热水管将热水压出吸热水箱,给使用者提供方便的热水,若吸热水箱受热压力过大,水会自动压回进水管道,送入自来水管道中,以确保安全。若遇停水,因进水管在吸热水箱内的倒L形的竖向部分上端开有排气孔、吸热水箱的水位降至排气孔处时,水将不会流回自来水管而自动断流,转而向进水管回气,以确保吸热水箱维持工作的应有的水量。正常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能使用自来水经过进水管底端进入吸热水箱。若需要输出暖气时,只需将进水管的阀门关闭,由排污管的水龙头排出适量的水,使吸热水箱顶部留有适当的空间以容纳产生蒸气,当蒸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和压力就可以通过装有安全阀的热水管向外输出蒸气,达到供暖气的要求,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快速升温,配备了12V的小型风机,并配备蓄电池和充电装置,使操作方便自如。本实用新型设计容量约为90公升,体积小,传热快、节煤、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斌,未经陈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0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