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药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0837.1 | 申请日: | 199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262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彭继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继梅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M5/14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聂孟民,贺国庆 |
地址: | 4655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解、混合,是一种将粉剂或针剂药物加入到输液容器内所用的加药器具。
目前的加药方法是用20-50毫升注射器从输液瓶或输液袋中抽取液体,然后分别注入每个所加粉剂药物的瓶中,待其溶解后,再次分别从各个所加粉药物的瓶中抽出药液,再将该药液注入到输液容器内。这种加药方法操作烦琐,污染机会多,输液瓶中橡皮塞碎片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药器,它不但能够减少污染机会,而且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加药器由针头和连通管组成,其特点是连通管由一个气囊及其两端的细管组成,针头由针尖管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组成,两个细管分别套接在两个针根管上。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药器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加药器由二个针头和一根连通管组成。连通管1由一个气囊2及其两端的细管3组成。为了促进液体流动,气囊应有足够的容量,气囊直径大于其两端细管的直径。两截细管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利用操作,为节省材料,两个细管的长度可以不相等,针头4由针尖管5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6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7组成。两个细管2套接在两个针根管6上。如图1所示,短细管套接的针头,其针尖管的长度较小,这个针头用于刺入粉剂药瓶中。长细管套接的针头,其针尖管的长度较大,该针头用于刺入输液容器中。
该加药器的使用方法。
1、粉剂药物加入法:常规检查消毒,将长针头刺入输液容器中,短针头刺入粉剂药瓶中,放倒输液容器并使加药器下垂,折住气囊下端细管,挤压气囊后即松开,此时输液容器内的液体向下经细管、气囊注入粉剂药瓶内逐渐充满,折住短针头上端细管,轻摇粉剂瓶,待粉剂溶解后,使粉剂瓶在上方直立输液容器在下方直立,粉剂瓶中药液迅速流入输液容器内。若粉剂溶解不完全,可重复一次操作。
2、针剂药物加入法:常规检查消毒,长针头刺入输液容器后直立,使短针头在上方,折住气囊上方细管,短针头放入已折断封头的安瓶中,挤压气囊后松开,药液直接吸入到输液容器中。
上述输液容器是指常见的输液瓶和输液袋。
连通管可用透明弹性塑料制造一次成型。也可单做气囊和细管,然后套接组装。针头可用硬质塑料成型。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针头连通管结构,该加药器与药物和输液容器封闭连通,可减少抽取手续,能实现无菌操作。该加药器适于各类医院进行一次性输液加药,利于病人康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继梅,未经彭继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0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