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控电动摇窝无效
申请号: | 97241011.2 | 申请日: | 199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4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关平 |
主分类号: | A47D9/02 | 分类号: | A47D9/0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434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控 动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摇床。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摇床,其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小孩长大后不再用摇床时,不易收藏,因而占地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床身、床脚能折叠的声控电动摇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床身、弧形床脚、电机,电机在弧形床脚上,电机上有声控集成块,曲柄的一端连有在电机的蜗轮上,另一端与连杆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摆杆相连,摆杆的另一端与弧形床脚的弧形板相连,钢丝的一端与连杆及摆杆的曲拐处相连,另一端连有一个滚轮。
床身的左、右拦板下部,两个弧形床脚下部各自一端的左右两边与两个“7”安板的一边相连,另一边连在床身底板上,床身的前、后拦板分别与床身的底板四周的4个“廿”形绞链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它用电机带动曲柄、连杆、摆杆或用声控便可使摇窝摇动,减轻了人摇的负担,且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左、右拦板及两个弧形床脚能折叠,它便于收藏,且不占房间的面积。
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声控电动摇窝结构示意图。
图2:声控电动摇窝侧视图。
图1~2中:床身包括有左、右拦板(1),前、后拦板(2)、底板(4)。电机(6)安装在弧形床脚(10)上,电机(6)内有声控集成块,曲柄(7)的一端与电机(6)上的蜗轮相连,另一端与连杆(8)相连,连杆(8)的另一端与摆杆(9)相连,摆杆(9)的另一端与弧形床脚(10)的弧形板相连,钢丝(11)的一端连在连杆(8)与摆杆(9)的曲拐处,另一端连有一个滚轮(12);左、右拦板(1)下部每一端的左、右两边各与两个“7”字板(3)的一边相连,两个“7”字板(3)的另一边连在床板(4)上,两个弧形床脚(10)上部每一端的左右两边各与两个“7”字板(3)的一边相连,两个“7”字板(3)的另一边连在床板(4)上,4个“廿”形绞链(5)分别安装在床板(4)的四周,前、后拦板(2)插入“廿”形绞链(5)内连结。
当电机(6)转动后,通过其内的蜗杆、蜗轮减速并带动与之相连的曲柄(7)运动,再由曲柄(7)带动连杆(8)、摆杆(9),由摆杆(9)上下运动并通过与之相连的钢丝(11)上的滚轮(12)与地面产生力偶而使摇窝左右摇动;每当小孩哭闹时,电机(6)上的声控装置便使摇窝摇动。
需要收藏摇窝时,将前、后拦板(2)挂勾(13)取下后向床板(4)方向折叠,由于前、后拦板(2)在床板(4)上的“廿”形绞链(5)上运动而折叠,左、右拦板(1)及两个弧形床脚(10)通过“7”字板(3)的作用而分别向床板(4)方向折叠。
需要张开摇窝时,将两个弧形床脚(10),左、右拦板(1)通过“7”字板(3)的作用而分别展开,前、后拦板(2)通过“廿”形绞链(5)的作用而展开后挂在挂勾(13)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关平,未经郭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1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