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路多循环无冰水冷式渔船保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42248.X | 申请日: | 199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43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琦;王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新琦 |
主分类号: | F25D13/00 | 分类号: | F25D13/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路多 循环 冰水 渔船 保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制冷水达到冷微冻的保鲜设备装置,尤其适用于渔船海上捕鱼作业的微冻保鲜,属于制冷保鲜设备技术领域。
目前,我国沿海一带各类中、小渔船的捕捞作业,在解决鱼货的保鲜问题上仍然以传统的“撒冰法”为主,渔民每次出海需要在渔船上装载40~60T冰块,用溶化一半的代价,来保鲜鱼货,通称“冰盘”和“散装”。这种方式,保温时间短(一般为5天~8天),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现在每吨冰价为100~150元人民币,每次出海需消耗5000~8000元人民币),保鲜质量差,往往使先捕到的鱼变质,降低了鱼货的水产价值。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设想采用盘管制冷加喷淋水保湿的方法,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952439476号专利,它主要靠一次循环制冷,所用的水只是代替冰溶化,给鱼货加湿,其目的是防止鱼肉干、硬、脱鳞,但加水的同时是无法达到鱼舱保鲜的温度。再者,按最大制冷机组15匹机匹配,按蒸发量计算,所蒸发时产生的冷量为37000大卡/时,盘管一次循环只能得到下降5℃左右的水。如:25℃的水,经过盘管制冷,只能得到20℃左右的出口水温。这样不但喷头喷出的水达不到保鲜鱼货的温度,同时还增加了鱼舱内温度,所以达不到保鲜鱼货的目的。加上喷淋到鱼舱的水没有回路,只好积累在舱内,使舱底部的鱼货浸泡在温水中,影响鱼货的质量。另外,此项方法采用两台制冷主机。一般渔船所配的发电机为12千瓦~24千瓦。15匹机组用电量为11千瓦,按“国际”要求带压起动值为7倍,即:15匹的起动电流为11×7=77千瓦,因此现有渔船发动机、发电机无法匹配此机组,按此匹配一台小设备也无法满足2~3个鱼舱的使用要求。更达不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正是在于针对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利用渔船现有动力,达到既延长保鲜期限,保证保鲜质量,又可大大减轻渔民劳动强度,降低捕捞作业成本的双路多循环无冰水冷渔船保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这种双路多循环无冰水冷式渔船保鲜装置,由船带发电机1、配电箱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贮液器6、电气阀控组7、进气管8、排气管10、控制阀11、水泵12、海水进水管13、海水出水管14组成,并采用铜管连接在一起。同时它还具有一个密封的双路多循环水冷式蒸发器9,其构成是在蒸发器9内设有钛合金蒸发器排管43、水流导向板48,在蒸发器9的外壳53上制有循环进水口44、循环出水口47,蒸发器9的一端装有带制冷进气口41和制冷回气口42的法兰盖49。水泵16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钛管与水池15、过滤器17的进水口65相连通,过滤器17的出水口66通过进水管18与蒸发器9的进水口44相接通,喷淋头20通过出水管19与蒸发器9的出水口47连通。在过滤器17中装有压网套63和过滤网架64,过滤网67置于压网套63与过滤网架64之间。木水栅22装于鱼仓的底部,水池15装于鱼仓下角。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蒸发器,主要管道及接触海水的部分另部件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作,以解决设备的海水防腐难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制冷循环和海水循环结合的结构方式设置,造成多次循环,产生适当温度3℃~-3℃,从而满足鱼虾保鲜要求。
2、由于多次循环的冷冻海水,通过喷淋头,给鱼货一个均衡的达到鱼货保鲜温度的冰雨,使鱼体无损伤,不会产生鱼体在脱水时引起的干、硬和发黄、脱鳞等现象,从而保证新鲜,使食用口感好。另外木水栅的设置,使鱼货盘和喷淋到鱼舱底的水分离,不会出现鱼、虾浸泡在水中的现象,保证了鱼、虾质量。
3、水循环过程中的过滤器是采用流速原理设计的,可自动清理过滤到网部的杂物,且整体保鲜装置通过三道过滤保证了管路中的水质。
4、可减少渔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出海作业所必需用的冰,增加渔船捕鱼航次,延长海上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使用、安装、匹配方便,对现有船舱不用大的改造,适应我国现有多种渔船的需要,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
6、钛合金材料的选用,彻底解决了设备的海水腐蚀问题。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循环蒸发器9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循环蒸发器9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1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新琦,未经徐新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2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