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42451.2 | 申请日: | 199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3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彬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83 | 分类号: | E06C1/38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杆与杆之间的接合处隐藏遮盖,使整体装置呈现精致完美外观的梯子装置。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于趋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于物品更是注重轻、薄、短、小及精致美观的设计。然而一般用于修护或搬取高处物品等工作的梯子,通常被视为一种借助登高的工具,仅着重其稳固防滑功能上的改良,往往忽略其外观设计。梯子一般可分为靠立型及站立型二种,靠立型梯子具有二纵向梯杆,于二纵向梯杆之间等距联结有数个横向踏杆,然而,因靠立型梯子使用时须倾斜撑置,将其上下二端分别靠抵在高处及地面,使用时藉由靠立型梯子登高,但靠立型梯子因不设置定位装置而不够牢靠,稍不小心碰撞即会由抵靠处滑移,相当危险;鉴于此,因而发展出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可折合式站立型梯子。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种以往的梯子装置1,其包括有两对纵向梯杆10,此二对纵向梯杆10的顶端是相枢接而可张阖一定角度,纵向梯杆10具有结合面100、相对于结合面100的梯侧面101、及位于此相对结合面100及梯侧面101两侧的杆侧面102;及数横向踏杆11,横向踏杆11乃等距排列在二纵向梯杆10的间距上,横向踏杆11的两端分别藉数螺栓或铆钉12固定在纵向梯杆10上,使螺栓或铆钉12的头端突布在纵向梯杆10的梯侧面101上;另于二对纵向梯杆10之间枢设有连杆装置13,藉连杆装置13作动可使纵向梯杆10作角度定位,使梯子装置由侧面看来略呈A型。
上述以往的站立型梯子装置1虽可稳固地站立使用,但其仍具有如下所述的缺点:(1).梯子整体不美观:
梯子表面上具有多数个突兀醒目的螺钉或铆钉,乃破坏梯子整体的美观。
(2).提握触感不佳:
一般梯子在搬运提握时,皆以手掌提举梯杆处,但因梯杆乃矩形造型(见图中梯杆断面处),故其四角隅处具有尖凸的棱角,当搬提时梯子重量将集中由棱角传递压抵手掌,令人手感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外观呈现精致完美无接缝点的梯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握舒适、符合人体工学的梯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梯子装置,至少包括:
二纵向梯杆,纵向梯杆上具有一结合面、一相对于结合面的梯侧面、及位于此相对结合面及梯侧面两侧的杆侧面,及数横向踏杆,横向踏杆的两端分别与二纵向梯杆的结合面藉适当的固结元件互相固结;其中:
在梯杆侧面设有凹槽,在梯杆对应联结踏杆处所设的固结元件尾端乃埋设在踏杆内,而其头端则沉置于凹槽内,再藉一饰盖覆盖在凹槽开口处,以将梯杆与踏杆间的接合点隐藏遮盖。
又,饰盖与梯杆表面皆设有对应纵向的凹凸波纹,使梯杆侧面的断面波纹与饰盖表面的断面波纹相延续接,藉此凹凸波纹的设计以掩饰饰盖两侧的盖合隙纹,呈现完美无缝的视感;故而使梯子装置整体呈现完美无缺的外观。
此外,横向踏杆的外侧面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向内弧弯,以提供绝佳的握持触感。
本实用新型利用设计巧思将杆与杆之间的接合处隐藏遮盖,使梯子的整体装置呈现精致完美的外观,且其将提握处设计为向内弧弯以适于人手的把握,不仅外观更加赏心悦目,也提高了使用上的舒适性。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梯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梯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梯杆与踏杆结合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梯杆与饰盖接合处的部份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顶部的枢转装置剖视示意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梯子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包含有:四纵向梯杆2、数横向踏杆3、数固结元件4、二顶部踏杆5、数饰盖6及连杆构造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彬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彬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2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