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讯音响讯号线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42662.0 | 申请日: | 199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7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嘉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嘉惠 |
主分类号: | H04N5/63 | 分类号: | H04N5/6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忠孝***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讯 音响 讯号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讯号传输,具体涉及一种讯号线的连接装置。
一般电视机、录放影机、影碟机、音响、喇叭、放大机等,其影像、声音等讯号的输出或输入,多是藉由机体上所设置的讯号连接装置及插接在其上的相应的讯号线而达成。而一般用以连接电器以传输视讯或音响讯号的连接装置系由插座及插头所组成,该插座即为一般所称的AV端子,其系装设在电器的电路板上,而插头则装设在讯号线的两端上,因此,得以藉由讯号线的插头插接在电器的插座上,以连接两电器,并藉由讯号线传送影像或声音等电子讯号。已知的讯号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该插座a系于一柱头a1的顶端设有一插孔a2,且该柱头a1及插孔a2间设有绝缘体,而柱头a1及插孔a2则各别连接在电路板上,又该插头b系于一外套筒b1的中心上设有一内插柱b2,且该外套筒b1及内插柱b2间也设有绝缘体,并使外套筒b1及内插柱b2各自连接讯号线。如此结构的讯号线连接装置,使插头b的外套筒b1套在插座a的柱头a1外,而插头b的内插柱b2得以插入插座a的插孔a2,使得插头b得以插装连接在插座a上,因而得将讯号线插连在电器的插座上。这种讯号线连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其插座a于出厂时即已装设固定在电器上了,然而消费者所选用的视讯音响等电器并非皆出自同一家制造厂,又,讯号线除了电器产品所附赠外,消费者可能因讯号线不够长而另外选购,因此,所有讯号连接装置的插座a及插头b皆为不同厂商所制造,而因为制造上避免不了制造公差的问题,如,若是甲公司生产之最小公差的插座a(即最小外径)仍然大于乙公司所生产的最大公差的插头b(即最大内径),则无法将插头b插装在插座a上;反之,若甲公司所生产之最大公差的插座(即最大外径)又远小于乙公司所生产的最小公差(即最小外径),则无法将插头b稳固地插装在插座a上。而且虽然有规定的制造公差规范,但仍然无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且因插头b的外套筒b1的内径为固定尺寸,使用一久难免会有磨损,因此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而影响声音及影像人传送。为改进上述已知讯号线之插头b在使用上的缺失,而有如图5所示的另一种已知构造,其系于插头b的外套筒b1上环状开设有数个窄开槽b11,以使插头b的外套筒b1具有收缩的弹性,使其可弹性束靠在插座a的柱头a1上。然而此种在插头b的外套筒b1上开设窄开槽b11使其具有弹性的作法,当拔下插头b时,若向外稍有偏移,则容易使外套筒b1的开口产生变形,而无法使外套筒b1紧密套在插座a的柱头a1上,使插头b与插座a之间会有松动的现象,而会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视讯音响讯号线连接装置,使连接在讯号线端部的插头能确保紧密地套接在连接插座上。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似主要由一插座及插头构成,其中该插座系于一柱头的顶端设有一插孔,且该柱头及插孔间设有绝缘体,柱头及插孔各别连接在电路板上;该插头系于一外套筒的中心上设有一内插柱,且该外套筒及内插柱间亦设有绝缘体,外套筒及内插柱各自连接讯号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插头的外套筒内径略大于柱头的外径,并在外套筒内装有一弹性环,而该弹性环为一具有开口的环圈,于其圆周面上设有内凸的顶片。如此结构的插头,当把它套接在插座上时,变成由弹性环压套在插头的柱头外周面上,使插头与插座具有紧密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插头的外套筒内装有一弹性环,使插头与插座间通过该弹性环呈紧密连接,可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影响声音及影像的传送。而且,该弹性环使插头增大了插接范围,使之可套插在不同尺寸(相近范围)之插座的柱头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环的前视图。
图4为一种已知讯号线连接装置的组装分解图。
图5为另一种已知讯号线连接装置的组装分解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表示为:
1-插座, 11-柱头, 12-插孔,
2-插头, 21-外套筒,22-内插柱,
3-弹性环,31-开口, 32-顶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嘉惠,未经胡嘉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2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