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调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42675.2 | 申请日: | 199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265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游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7/00 | 分类号: | B62M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调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或自行车的速度调节装置,具体地是指一种电动自行车调速装置。
自行车以其轻便而又不会造成污染,单靠人力踩动即能达到行动目的,在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中,仍是相当受到大众所喜爱的代步工具,尤其是现今的环保意识增加,不会产生污染的电动车及电动自行车正是未来车种的发展趋势。通常,一般的电动车及电动自行车,大部份皆由位于车手的调速器握把来控制其速度的快慢,该调速器利用调速握把旋转的角度来控制电动机转速的大小,其结构原理为:调速握把连接一纲索,该钢索再与一电位器连接,当旋转握把时,电位器被拉动位移时,电位器的阻值改变后即可使电动机的转速改变,这种以机械式拉动的调速器虽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但因机械接触式,使得在接触部位会产生持续性的磨损,造成接触不良,调速失效的情形时有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电动自行车的接触式电位器调速装置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电动自行车调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调速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座和一调速部件,其中,固定座为一L型板体,其水平部设有一枢转柱,枢转柱两侧各设有一限位柱,枢转柱分成底部的宽径部和其上的窄径部,窄径部沿一直径方向形成一道槽沟,而限位柱中心则形成一螺孔;调速部件包括一调速臂、一限位板、及一感应板,其中调速臂中心形成有一枢转孔,其孔径恰可插放枢转柱,且枢转孔内形成一容纳环槽,容纳环槽内设有一磁环,磁环沿径向磁化成N、S两半不同的磁极,调速臂的两端分别与调速钢索及一复位弹簧相连接,限位板罩盖于调速臂的上方,感应板罩盖于限位板上方,其上焊接有一霍尔元件,霍耳元件可置于枢转柱的窄径部的槽沟内。
由本实用新型的调速部件上霍尔元件和磁环的采用,并利用钢索和复位弹簧使调速臂转动和复位,使得磁场产生变化,进而霍尔元件的电流改变,产生一调速控制信号,达到非接触调速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调速信号所控制电机电原理方框示意图。
图中:10-固定座 11-水平部 12-直部
13-枢转柱 130-宽径部 131窄径部
132-槽沟 14-限位柱 140-螺穿孔
15-弹簧柱 20-调速部件 21-调速臂
210-枢转孔 211-容纳环槽 212-契型尖槽
213-穿孔 214-小穿孔 22-限位板
220-中心穿孔 221-螺穿孔 24-磁环
23-感应板 230-霍尔元件
240-契型尖 30-调速纲索 40-复位弹簧
50-螺丝 60-动力装置 61-放大器
62-中央控制单元 63-蓄电池
64-驱动电路 65-电机(马达)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电动自行车调速装置主要包括一固定座10与一调速部件,其中,固定座10为一呈L型的板体,具有一水平部11及一垂直部12,在水平部11的外侧面上设有一枢转柱13,其两侧等距各设有一限位柱14,枢转柱13分成底部的宽径部130与其上的窄径部131,且窄径部131沿其一直径方向形成一道槽沟132,而限位柱14中心则形成一螺穿孔140,与枢转柱13预定距离并接近水平部11的一侧边并设有一弹簧柱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2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