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道式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3231.0 | 申请日: | 199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362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久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在其结构形式上有两大类,即窗式和分体式。其中,窗式空调器的特点是把所有部件紧凑地组成一体,该机虽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整个机组的噪音或通过钢性部件或直接传递到室内,因而,室内噪音较大。为了降低室内噪音,分体式空调器将主要噪音源——压缩机置于室外,室内机中仅仅装置噪音较低的风扇和蒸发器等部件,同时,通过穿墙而过的制冷剂连接管道将室内外制冷系统连接起来。这种结构设置虽然使室内的噪音有一较大幅度的降低,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成本高、制冷剂易泄漏,并且难以实现对室内进行换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集低噪音、低成本、高可靠性于一体的新型风道式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室内件和室外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
a、所述室内件为挂设在墙体内侧壁上的进风窗和出风窗;所述室外件是由其余各件,包括压缩机、风扇电机组件、冷凝器和蒸发器构成的一体式空调机组,该空调机中设置机组进风道和机组出风道,蒸发器固定在机组进风道中。
b、同时设置穿墙而过、连接在所述室内件和室外件之间的隔热消音风管,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其进风管将室内进风窗与机组进风道连通,出风管将室内出风窗与机组出风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明显优点:
1、与已有技术中分体式空调机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调器机组中的制冷系统紧凑地设置为一整体,很好地解决了降低成本、避免制冷剂泄漏、提高工作可靠性的问题。
2、与已有技术中窗式空调机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产生噪音的所有部件都装置在室外,并且通过隔热消音风管与室内进行隔离,因而室内侧噪音远远低于窗式空调机,甚至低于分体式空调机。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空调机组中独立设置机组进风道和机组出风道,因而,可以通过在机组进风道上开设新风口,方便地实现室内空气置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电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C”形冷凝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滴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整机包括室内件和室外件。其中,室内件为挂设在墙体15内侧壁上的进风窗2和出风窗12,同时设置相应的电控部件。室外件是由其余各件,包括压缩机11,风扇电机组件6、冷凝器8和蒸发器5构成的一体式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中设置机组进风道13和机组出风道14,蒸发器5固定在机组进风道13中。为增加散热面积,可将蒸发器5倾斜设置在机组进风道13中。
如图1所示,同时设置穿墙而过、连接在室内件和室外件之间的隔热消音风管,其材质为软质高分子发泡材料,采用双管结构(本实施例中,双管为上、下排列),包括进风管16和出风管3,其进风管16将室内进风窗2与机组进风道13连通,出风管3将室内出风窗12与机组出风道14连通。为降低成本。并且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进风窗和出风窗可以设计为整体结构,同样,机组进风道和机组出风道也可设计为整体结构。为了便于拆卸并减小风阻,过滤网1安装在进风管16的入口处,并且斜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室外件中的各组件采用上、下布局结构,其中,压缩机11和冷凝器9固定在底盘10上,中部为风扇电机组件6,机组进风道13和机组出风道14位于上方。
参见图2,在风扇电机组件6中,位于上方的室内风扇61和位于下方的室外风扇62由风扇电机63的一侧轴64同轴驱动,该风扇电机63位于室外风扇62底部中央的凹进部位内。由电机支架65固定在室外风扇底部挡板66上。本实施例中,室内风扇61和室外风扇62均采用离心式风扇。
为了方便安装及维护保养,风扇电机组件在空调机组中采用插入式活动连接方式,其底部挡板与相应位置处机架导轨8之间滑动配合。该机架导轨8设置在冷凝9的上方。
为了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本实施例中,在机组进风道13的外侧壁上,开设新风口4。同时设置的可以有风门7和防护罩18(图1所示)。
参见图3,冷凝器采用“C”形结构,由于墙壁侧通风能力差,因此,其“C”形开口朝向墙壁侧。“C”形结构设置,可取得尽可能大的换热界面,提高效率。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设置滴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在室内风扇蜗壳67底部开设的排水孔17,排水孔17连通排水管19,排水管19的管端伸向冷凝器9上方。在冷凝器9的上部设置由吸水材质制成的渗水层20,所述排水管19管端插入该渗水层20。集水经渗水层渗向冷凝器翅片,并在冷凝器翅片上得以蒸发。达到无滴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久,未经李兴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3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用多用途尾灯总成
- 下一篇:家用磨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