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纸餐盒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97243483.6 | 申请日: | 199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8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泉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湘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纸餐盒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纸餐盒成型机,属于餐具的技术领域。
近年以来塑料餐具由于污染环境,已逐渐由符合环保要求和卫生安全的纸餐盒所取代,纸餐具可以作成双盒式餐盒或多盆式餐盒,适合于把主食和配菜区隔盛放,因而纸餐盒的应用需求量也就递增。
现有的双盆式纸餐盒成型机,其机构与单盆式纸餐盒成型机大致相同,包括贮料装置,设于机体前端用于预设折痕纸板架高叠置,一个加热入料装置,装于贮料装置底部,利用其可升降滑移的动作的真空吸盘结构以及数个热风管孔,可将纸板逐张吸落下来,并对成型接面加热烘软防水胶层以后,由滑轨定位拉送到成型机构,该机构设置于滑轨末段的机体中间位置,利用气缸活塞杆下降一个与盒内形状对应的公模,将纸板连同可压缩复位的顶板直接压入母模模槽内成型盒体,然后盒体又退出母模,出料装置装在机体末端,利用夹臂可将盒体挟出再予堆叠,反复上述动作就可实现其自动化的操作,其主要缺点是盒体的盆区隔墙和边壁是由一体而成的公模直接一次压入母模而成型,极易造成盒体内盆区边壁相接面端,由于同时受压靠动作而产生端缘相卡抵拗折或闪折外面错位叠接情况,无法控制其次品率,因此双盆式纸餐盒难于自动化成型,因此亟需改进其结构才能提高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种改进的纸餐盒的成型机构,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该机构可以实现以盆式或三盆式纸餐盒制作过程的自动化,显著提高其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纸餐盒成型机构,其母模(10)具有与纸餐盒外形相对应的模槽(11),固设于送料滑轨(7)的末端位置,板座(20)的座面有隔墙导引板(21),座底的轴杆(23)套有弹簧(22),且支撑于模槽(11)内的槽口位置,顶板(30)的板底由套有弹簧(31)的轴杆(32)架高支撑于板座(20)上方,板体具有供隔墙导引板(21)通过缺槽(33),公模组含有互补且与盒体内形对应的上模板(4 )、下模板(41),上模板(40)模顶延伸一平台(401),固定于空气压缩气缸(50)活塞杆(56)的杆端,且架置一组可一同升降的平衡轴架,该轴架有2轴杆(60),轴底固定于上模块(40)顶面两侧,杆顶有C形板扣(61),下模块(41)利用套有弹簧(411)的轴杆(412)具有可推缩复位的空间,其轴稍(413)位于上模块(40)平台(401)底部,2模块的邻接面底端相对设置一个可以拼合成A形的导槽的斜角(414),下模块(41)轴套装的弹簧(411),其弹力大于顶板(30)轴所套装的弹簧(31),但小于板座(20)轴套装的弹簧(22)的弹力。
图1双盆式纸餐盒的平面展开图;
图2双盆式纸餐盒的外观图;
图3一种双盆式纸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一种双盆式纸餐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一种双盆式纸餐盒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6纸餐盒成型机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7纸餐盒成型机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8另一种成型机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9另一种成型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改进的纸餐盒成型机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图1、2,纸餐盒是双盆式的结构型式,其盒盖和盒体连成一体,盒体内则隔墙分隔成双盆型式,可以分别置放主食和配菜,盒体边壁均有相接面(415)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泉,未经林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3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