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炙针研磨机无效
申请号: | 97243574.3 | 申请日: | 199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9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金一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一镇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炙 研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针灸针或类似场合,用以磨削、抛光加工成形的一种机械装置。
长期以来,制造针灸针,都是制出针坯后,再以手工磨削出针尖、进行抛光所得的制品。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形状误差大,如针尖角度不一致、圆度不圆等,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使用性能差,会增加疼痛感;另外,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的针灸针研磨机产品。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针灸针研磨机由输送装置、针自转装置及研磨、抛光装置组装构成电动连续工作机械,研磨、抛光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针自转装置相重叠的部位处。
在满足上述结构要求的前提下,至于针灸针研磨机的整体、各功能部分、每个零部构件的具体结构、安装形式,构件间的位置、连接、固定方式等,均可根据使用需要,酌情设定,它们都能保证针灸针研磨机的使用性能和效果。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用本研磨机制出的针灸针,针尖角度、圆度基本均匀一致,形状误差小,质量高而且稳定,使用性能好,可减少疼痛感;连续自动工作,生产效率高。
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针灸针研磨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的图1的左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研磨、抛光部分的俯视及针灸针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进料装置示意图。
附图所示针灸针研磨机实施例中,输送装置是以依次连接的调速电机17、齿轮组、蜗杆蜗轮18集中传动,由链轮22、23,链条20与料斗8、进料轮7和挡板9构成的进料装置,由链轮3、链条5构成的送针装置,由链轮19、21,链条20,皮带轮10、12,皮带11构成的压针装置;进料装置的料斗设置在进料轮的一侧,进料轮的周边设有轴向针槽,挡板安装在进料轮的另一侧、与进料轮构成出料口。见附图3、1、6。工作时,调速电机17通过齿轮组、蜗杆蜗轮18,与蜗轮18安装在同一转轴上的链轮3,使链条以一定的速度运行;同时,与链轮3同轴的齿轮组通过链轮19、链条20传动与链轮21同轴的皮带轮10转动,与另一链轮3同轴的链轮23通过链条20传动与链轮22同轴的进料轮7作顺时向转动,实现输送装置内三功能部分的集中传动,并使其同步工作,即进料、送针、压针三者的运行速度一致。料斗中放置大量与进料轮上针槽方向一致的针坯14,当进料轮顺时针转动时,针坯相互挤压、自动进入针槽,进料轮带针坯至出口处、落入链条5的凹槽底部,完成进料;针坯由链条5携带运行,送针进行磨削、抛光加工,至出成品;磨削、抛光加工时,皮带轮10通过皮带11及带轮12将针灸针压向砂轮、抛光轮,保证有效地工作。
针灸针研磨机中的针自转装置由依次连接、传动的调速电机15、齿轮组、蜗杆蜗轮16、链轮24、链条20及皮带轮1、皮带2构成。见附图3、1、4、5。皮带轮1分别与蜗轮16、链轮24同轴安装,保证牵引力均匀;链条5的下部及平皮带2的上部分别设有压板25、26及橡胶压条27,保证平皮带运行时与针灸针的柄部有一定的接触摩擦力;调速电机通过上述传动机构使平皮带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行,由于针灸针的柄部两端位于链轮5的凹槽中,中部被夹在橡胶压条27与平皮带2之间,2与5的运行速度不同,皮带2使针灸针相对5转动,针灸针一面自转、一面随5向前移动,对针灸针的各个方向实现均匀磨削、抛光。
针灸针研磨机的研磨、抛光装置分别由电动机4、皮带轮机构与砂轮6或布轮13组装构成。
附图所示针灸针研磨机实施例的使用性能、使用效果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一镇,未经金一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3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已婚妇女用的取经袋
- 下一篇:万向可调式艾条艾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