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煮炒锅无效
申请号: | 97244015.1 | 申请日: | 199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2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君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君哲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单世瑾 |
地址: | 515644 广东省潮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特别是蒸煮炒锅。
目前,饭店酒楼或者居家所用的蒸笼炊锅普遍存在组配搭接密封不严而漏汽、蒸汽冷凝水自蒸笼盖下滴,以及功能单一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独特、省时、节能、组合搭接严密、蒸煮时可有效防止冷凝水滴入食物又可煲炒的蒸煮炒锅,以提高烹饪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这种蒸煮炒锅,包括有蒸笼盖、笼屉、垫屉圈及炒锅组配而成,其蒸笼盖为一个凸弧状的罩体、盖沿带有环凸且内凹的集水槽,笼屉系由屉圈及一体的有多个汽孔之屉板所构成且屉圈之上沿设有坡口、下沿设有凸弧,垫屉圈状如无屉板的笼屉,炊锅的锅沿设有坡口。
蒸笼盖的盖沿上方设有排汽孔。
炊锅可以是平底或者凹弧底。
该锅附配有饭盘及盘脚。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
图1是该蒸煮炒锅的组合结构图;
图2是蒸笼盖局部剖面图;
图3是笼屉圈的俯视图;
图4是笼屉圈的侧视图。
图中:蒸笼盖1、盖把2、排汽孔3、笼屉4、垫屉圈5、炊锅6、集水槽7、屉圈8、屉板9、汽孔10、把手11、坡口12、凸弧13、饭盘14、盘脚15。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这种蒸煮炒锅如附图1至4所示,其蒸笼盖1为一个呈凸弧状的罩体,在其顶端安装有盖把2。盖沿周边带有环凸的集水槽7,该槽边缘向内上翻,在蒸笼盖1内形成一个上开口环形凹,当蒸煮炒锅扣盖蒸笼盖1进行蒸煮时,水蒸汽上升,一部分可由设于盖沿上方的排汽孔3排出;一部分在罩体上形成冷凝水沿弧状的罩体流入集水槽7中而不致滴落蒸制的食物上。笼屉4系由环板制成的屉圈8与一体相接的带有多个汽孔10之屉板9所构成,在屉圈8的上沿设有斜向外张的坡口12、下沿设有凸弧13。垫屉圈5状如无屉板9的笼屉4。每只蒸炒锅一般可配置2-5个笼屉4及1至4个垫屉圈8。当蒸制高度大于笼屉4之屉圈8高度的食品时,可在笼屉4间叠接垫屉圈8以保障使用。炊锅6的锅沿同样设有斜向外张的坡口12,该锅可以是平底又可以制成凹弧底以便于爆炒菜肴。炊锅6、垫屉圈5、笼屉4分别于外周沿对称设置把手11以方便拿取。当套接组合使用时,位于上部组件下沿的凸弧13恰好嵌封置于其下部的组件之上沿坡口12,从而使锅内水蒸汽不致泄漏,达到省时、节能的效果。该蒸煮炒锅还可附配1至多个皿状饭盘14并以另置的活动盘脚15承托于屉板9上,使水蒸汽易于流通。该蒸煮炒锅的组件均可采用不锈钢材制成,使之清洁卫生、美观豪华、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烹饪炊锅相比较,其优点是:
由于蒸笼盖、笼屉、垫屉圈及炊锅相应设置坡口和凸弧,使之叠接组合严密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使用中蒸汽泄漏;蒸笼盖呈凸弧状之罩体、盖沿带有环凸且内凹的集水槽,使蒸笼盖上凝结的冷凝水沿弧形罩体壁流汇于集水槽内而不影响蒸制食物;垫屉圈及饭盘、盘脚的配置更加方便了多样食品的炊制;炊锅亦可用于煲炒而使一锅两用。该种蒸煮炒锅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清洁卫生,其规格大小可有多种,饭店酒楼及家庭均适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君哲,未经吴君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4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音响计数式地声探测仪
- 下一篇:一种试电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