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4273.1 | 申请日: | 199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23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发明(设计)人: | 石亚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亚西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830049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排气消声装置,尤其是一种以消声方法为特点的消声装置。
已公开的有关技术方案较多,以扩张室消声器和共振室消声器为主,采用干涉原理的消声器不多见,而这些类型的消声器难于进一步改善消声效果,螺旋式消声器设计方案在扩张室中置一叶轮转子,使排气气流所携带的动能,通过吹动叶轮转子旋转,而转变为叶轮转子转动的动能,降低气流所携带的能量,从而降低排气噪声,但这种结构的消声器存在因转子转动产生二次噪声,因而消声效果也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燃机排气消声器,该消声器可进一步降低气流阻力损失,提高消声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小口端与进气管相连接的漏斗形进气室中设置一壁上穿孔的漏斗形旋流芯子,该旋流芯子尖端与进气管相对,该旋流芯子与进气室内壁通过围绕旋流芯子外侧的螺旋叶片与进气室内壁紧密连接,进气室大口端与旋气室连接,旋气室内部设置一壁上穿孔的漏斗形集气罩,该集气罩大口端与进气室大口端相对,并与旋气室内壁连接,旋气室与扩张室连接,扩张室中部设置一穿孔管,该穿孔管一端与集气罩小口端连接,另一端开口于扩张室尾部封口板中心孔外,并与排气管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及旋流芯子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1的B-B向剖示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进气管1,进气室2,螺旋叶片3,旋流芯子4,旋气室5,集气罩6,穿孔管7,扩张室8,排气管9和封口板10构成。
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小口端与进气管1相连接的漏斗形进气室2中设置一壁上穿孔的漏斗形旋流芯子4,该旋流芯子4尖端与进气管1相对,该旋流芯子4与进气室2内壁通过围绕旋流芯子4外侧的螺旋叶片3与进气室2内壁紧密连接,进气室2大口端与旋气室5连接,旋气室5内部设置一壁上穿孔的漏斗形集气罩6,该集气罩6大口端与进气室2大口端相对,并与旋气室5内壁连接,旋气室5与扩张室8连接,扩张室8中部设置一穿孔管7,该穿孔管7一端与集气罩6小口端连接,另一端开口于扩张室8尾部封口板10中心孔外,并与排气管9连接。排气气流由进气管1进入进气室2,大部分沿由相邻螺旋叶片3,进气室2内壁和旋流芯子4构成的螺旋式气流通道旋入旋气室5,小部分经旋流芯子4壁上的孔进入旋气室5,这两种气流在旋气室5内产生扰动,以初步降低气流的动能和声能,更主要的是经旋流芯子4孔进入旋气室5的气流维持由进气室2旋入旋气室5的气流继续沿旋气室5内壁旋转,摩擦使旋气室5壁生热,进而也使旋气室5内的气流的流速和声音降低温度升高,旋气室5内旋转气流大部分经集气罩6逐渐集中进入穿孔管7,与经集气罩6壁孔进入扩张室8,并经穿孔管7壁孔进入穿孔管7的气流扰动后汇合,进一步使气流的动能和声能降低热能增加,经排气管9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各排气主气流通道垂直截面大小变化基本连续时,消声效果较好;旋流芯子4,集气罩6和穿孔管7上开孔面积基本为所在壁总面积的38%左右时消声效果较好;集气罩6大口端与旋气室5内壁连接部位基本为进气室2,旋气室5和扩张室8的总长度的2/3处时消声效果较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大部分气流因通道截面突变,以及阻抗行性较强的构造造成的气流阻力损失,有效增加了气流于消声器壁间接触面积,可以较好地将气流所携带的包括声能在内的多种能量减少,并改善其能量结构,使其热能少量增加,声能显著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亚西,未经石亚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4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