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色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44318.5 | 申请日: | 199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142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14 |
发明(设计)人: | 康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德芳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0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空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无污染绿色空调装置,空气经压缩后再膨胀降温送入空间,可以直接进行开放式制冷空调。
在当前世界上大多数的空调装置都是以氟利昂为制冷剂,是经蒸发进行制冷的,由于氟利昂对大气层有破坏作用,所以将被逐步的淘汰。现又兴起的溴化锂吸收空调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工作效率低、设备造价高,操作管理比较费事。溴化锂对设备腐蚀性较大。所以说蒸发制冷或吸收制冷的空调设备的氨、氟利昂、溴化锂等制冷剂多少对环境都要有污染。压缩膨胀制冷的膨胀机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加工的精度要求比较高,膨胀机的膨胀过程所产生的机械能不便于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的,以空气为介质的,是靠自身结构实现一端制冷,另一端产热的机器及配套部件组成的绿色空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绿色空调装置是由空气压缩机,经调节器连通主机的旋转喷射枪。其特征在于:喷射枪位于扩压器园形腔内并与进。排气腔体的轴承配合同执在基坐上。喷射枪口为偏心圆锥形,相对并沿腔体周面分布有扩压管。与扩压管连通激波管,激波管未端与复合共振腔相通,带压空气从喷射枪口向扩压管喷射,在机件边界层作用下产生冲激波,有很大热焓值。由若干个激波管与散热片复合共振腔组成的散热箱供热。波振面后气体向出现的空穴膨胀有较大温降,旋转喷射枪因获得较大的反推力矩而自动启动旋转,在喷嘴离开时扩压管里气体放出再次膨胀降温,喷射枪不停的循环喷射产冷,这些冷气集中由排气腔排出,经调节器进分配器送入需要空间供冷。复合共振腔,可以为环形和筒形两种,每一种都是通腔和单腔组成,激波管未端与共振腔单腔柱形腔成周向均布连通再通主通腔。在旋转喷射枪轴向进口与对称喷口之间的分流三通处设有与轴向进口相对的尖劈分流体。可以有利于减少分流压力损失及紊流温升。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空气为制冷介质对环境无污染和破坏作用,空气介质制冷降温后可直接送入空调的空间,减少了换热的过程及冷量的损失;制冷过程不但产生冷量,而且在另一端还产生热便于利用;所采用的环形共振腔,特别是采用了激波管末端与共振腔之间通过柱形吸音腔连通的复合共振腔,使得各激波管工作协调,吸音频带加宽,可保证在较宽的工作工况都有较好的工作效率,增加制冷和热端产生热的效率。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船用双向产能绿色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装置的总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形共振腔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为长管形共振腔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为旋转喷嘴三通处及扩压管端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车船用双向产能绿色空调装置,由空气压缩机14、基座13,调节器7和10,进,排腔5与2,旋转喷射枪1,扩在器3,控波管4进,排气管12和9,热箱8,复合共振腔6,气体分配器11组成。压缩空气经调节器7进5再进入旋转喷射枪1,旋转喷射枪位于扩压器3的圆形腔体内,并与沿腔体周面分布的扩压管相对,扩压管未端是激波管,若于个激波盘管外设有散热片共同构成散热箱。激波管8未端与复合共振腔相连通,共振腔主腔可为环形和筒形,单腔是柱形吸音腔若干个单腔与激波管未端均布连通,旋转喷射枪1与进,排气腔5和2有轴承配合,可执在基座上。在旋转喷射枪轴向进口与对称喷嘴之间的分流三通处,设有轴向进口相对的尖劈分流体,可有效地减少压缩空气在喷射枪内流动损失,减少压力损失及温升。带压空气从喷射枪口向扩压管口喷射,在机件边界层作用下产生冲激波,有很高的热焓值。由散热箱和共振腔供热。波阵面后的气体向管内出现的空穴膨胀降温,旋转喷射枪在气流反推力矩作用下启动旋转,喷嘴离开的扩压管时内气在反射作用下排出产生很大膨胀温降,这些冷气集中由排气腔经调节器进入分配器送入需要空间供冷。因空气无污染,所以做成开式的或闭式空调工艺流程,流程简单,易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德芳,未经康德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4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