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十二指肠气囊管无效
申请号: | 97245166.8 | 申请日: | 199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20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发明(设计)人: | 武玉国;高晓梅;薛世振;马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玉国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1/0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君 |
地址: | 271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二指肠 气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现有技术向人体胃内灌注药物,如杀菌药、化疗药或其他药物,通常是通过鼻插管灌注于胃内,其不足之处是药物在胃部和十二指肠停留时间短,治疗效果差,另外,随着在肠腔内的循环,有的会给其他器官带来负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一次插管可使治疗疾病药物在胃部及十二指肠停留时间长,以充分发挥药效,而且不继续进行(需要时也可继续进行)肠后循环的双腔十二指肠气囊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在输气管尾端有后堵头,前部外连有气囊,气囊内的输气管的管壁上设有气孔,输气管的的前端与设金属球的前堵头相连接,输液管与输气管相接,输液管的管壁上设有液孔并位于气囊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后堵头是单向阀。
使用时,用空针插入后堵头,将气囊内的气体通过气孔、输气管抽出,使气囊收缩,而后经鼻或经胃镜管道将其插入胃内,使该双腔十二指肠气囊管前端置入十二指肠降部上端,经鼻插管时,需通过X线透视,以位于其前端的金属球显示,插入位置确定后,以空针通过后堵头、输气管、气孔将空气注入,使气囊鼓起堵塞十二指肠球部以下部位。若经胃镜插管,当前端达到十二指肠降部后,往气囊注气,待气囊鼓起阻塞十二指肠后,再将胃镜退出,本双腔十二指肠气囊管保留不动。用药时,以注射器将杀菌药、化疗药或其他药物经输液管、液孔注入胃内,由于气囊的堵塞,使药物不能进入下部肠道循环。经一定时间,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后,再将药物通过液孔、输液管抽出(如需要时也可不抽出药液)。最后,再以空针通过后堵头将气囊内的空气通过气孔、输气管抽出,待气囊收缩后再将本双腔十二指肠气囊管抽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经一次鼻腔或胃镜插管,即可实现堵塞和灌注药物及控制药物在胃部及十二指肠停留时间的目的,而后再将药物抽出,避免了药物进入下部肠腔后循环带来的负作用,减轻了病人痛苦和增强了药物疗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后堵头,2-输气管,3-输液管,4-液孔,5-气囊,6-气孔,7-金属球,8-前堵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玉国,未经武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5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吸程管道给水设备机组
- 下一篇:推拉开启式塑、铝合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