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自动外加药新型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5221.4 | 申请日: | 199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464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梅;王世运;姜鸿雁;王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宏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自动 外加 新型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自动外加药新型输液装置。
病人在输液时,40%的药液不能直接加到输液瓶内进行输液,原因有二:一、如直接加到输液瓶内输液,会降低药效。二、不同药性的药液不能混合,混合后会产生副作用。因此护士只能把这些不能加入输液瓶里的药液用手拿着注射器慢慢推入病人血管内。推的过程很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不能准确观察滴入药液的速度。更有甚者,有的护士为了自己省事,违反操作规程,把不能加入输液瓶的药液也加入输液瓶内,极大地损伤了病人的身体,甚至造成医疗事故,迄今为止,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动外加药新型输液器。彻底解决了护士用注射器长时间向病人血管里推药液的问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又能严格掌握药液滴入人体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原输液器茂菲氏滴管上面管道上再套一个控制夹。另外设计一个加药器,它的一端为空气过滤孔,另一端为长嘴滴液孔,长嘴滴液孔在茂菲氏滴管的排气孔内能随时插入拉出。再在加药器上设计容量刻度,并在一侧装有固定卡。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要在原输液器上添加一个加药器与控制夹,结构特别简单,成本极低。外加药时方便了护士又能严格掌握药液滴入人体的速度,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茂菲氏滴管;2、控制夹;3、加药器;4、空气过滤孔;5、长嘴滴液孔;6、固定夹:7、容量刻度;8、排气孔;9、控制夹。
该装置在原输液器茂菲氏滴管(1)上面的管道上再套一个控制夹(2),加药器(3)一端为空气过滤孔(4),另一端为长嘴滴液孔,(5),长嘴滴液孔在茂菲氏滴管的排气孔(8)内能随时插入拉出,在加药器(3)体壁上配有固定夹(6)和容量刻度(7)。
在输液过程中,把茂菲氏滴管下面管道上的控制夹(9)调好,来确定滴入的速度,需要外加药时,先把输液器管道上的控制夹(2)、(9)关闭,使输液瓶内的液体不能滴出,再用手把加药器(3)捏扁,把空气过滤孔(4)折倒,不让空气进入,然后把长嘴滴液孔(5)插入小药瓶内,松开手,加药器(3)还原,把药液吸入加药器(3)内,再启开茂菲氏滴管(1)排气孔(8)的活塞,把加药器(3)长嘴滴液孔(5)插入排气孔(8)内,并把加药器上的固定夹(6)卡在输液器管道上,推开茂菲氏滴管(1)下面的控制夹(9),这样需要外加的药液就会一滴滴地滴入茂菲氏滴管里,通过管道进入人体,滴完外加药液后,拔出加药器(3),把排气孔(8)用活塞塞住,推开控制夹(2),输液瓶内的药液又重新滴入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宏,未经王世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5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电容器组过电压的阻尼装置
- 下一篇:螺栓螺母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