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犁后动力旋转耙无效
申请号: | 97245519.1 | 申请日: | 199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7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侯桂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桂伦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旋转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犁后动力旋转耙。
目前,耕耙土地的作业方式有多种,一种是耕耙分离作业方式,首先用2-5铧犁进行耕翻,然后再用旋耕机、振动耙或钉耙进行耙平。这种耙的结构主要有耙刀(或钉齿)、耙刀固定滚(或钉齿固定架)、耙机架、护罩(在旋耕机后)、动力机构组成,旋耕机的动力传动是由拖拉机后桥输出轴用锥齿轮直接连接在耙刀固定滚中部,其连接部位则无耙刀,耙体也比较重,其它耙的动力为拉动。这种作业方式,优点是可以作到耕后细耙,一次耙不平或耙不细可以重复耙,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耕耙脱节,即出现人们常说的“铁牛耕,黄牛耙,甚至人拉耙的现象”,即便是旋耕机,由于在耙刀固定滚的锥齿轮连接部位无耙刀,所以出现落下地的现象,加上耙只靠自重加强耙深,因此,在耙时需要耙多次,费工、费时、费力,影响保墒抢种。另一种方式是犁后耙作业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犁的后面直接连接上滚动圆盘耙或钉齿耙、合墒器等,用同一个拖拉机作动力,首先由2-5铧犁进行深耕,后面紧跟着耙地,耙与犁架的连接是用钢丝绳或拉架拖着走,圆盘耙虽然滚动前进,但无主动力。这种作业方式的优点是解决了耕耙脱节的问题,即耕耙同时进行,但这种耙无旋转主动力驱动,只是有向前拉的动力,耙刀为片状或齿状,因此,粉碎性能差,即便是与悬挂犁配套的圆盘耙,也只能切碎表面较大的坷垃,起不到耙平地的作用,耙后还需要人工平整,仍存在费工、费力、费时的问题,影响小麦的抢茬抢种。还有一种耕耙同时进行的耕耙犁,这种机械的结构,既解决了耕耙脱节问题,也解决了耙无主动力驱动旋转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每个犁的后面必须有一组耙刀固定滚为立式转动、耙刀为水平旋转的机构,结构不紧凑,也存在只能切碎表面较大的坷垃,对地表以下的坷垃很难粉碎耙细,因此也就达不到耕后一次耙平耙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解决耕耙脱节的问题,又能粉碎坷垃耙平耙细、一次性完成深耕细耙的与悬挂犁配套的犁后动力旋转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犁后动力旋转耙主要由耙刀、耙刀固定滚、耙机架、护罩、链盒、动力转换传动装置、主动轮、从动轮、链条构成,耙机架由动力转换传动装置与犁架连接为一体,传动横轴上的主动轮与耙刀固定滚上的从动轮用链条连接,耙刀均匀分布交叉排列地固定在耙刀固定滚上。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动力转换传动装置为“”形状的框架,其斜边c正好与犁架的斜边重合,并用固定螺拴插入固定拴孔固定在犁架斜边上,底边a上的传动横轴套在钢套管内,其中部设变速变向箱,两端固定设上主动轮。耙机架由松紧索具与动力转换传动装置连接,并控制耙机架与动力转换传动装置底边a的距离。耙深控制器的固定板固定在动力转换传动装置的钢套管上。变速变向箱、纵轴轴承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在一条直线上,并通过万向节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动力转换传动装置的框架平面与犁架平面在一个平面内,用角钢制做,斜边c固定在犁架的斜边上后,当犁架抬起时,也能将耙机架提起,两侧直角边b、d也用角钢或圆钢焊接,并焊接在底边a的钢套管下,起加固作用。底边a由钢套管和传动横轴及主动轮构成,变速变向箱设在传动横轴中部,其作用是将拖拉机纵轴输出的动力转为横向转动,并有变速作用。动力转换传动装置底边a通过松紧索具与耙机架连接,从而实现了犁耙一体。在动力传递结构上,拖拉机后桥输出的驱动力通过转动纵轴上的万向节与变速变向箱连接,当拖拉机驱动力经过转动纵轴由变速变向箱转为横向的传动横轴转动时,主动轮也转动,带动耙刀固定滚上的从动轮转动,实现了耙刀由主动力驱动旋转切碎坷垃、耙平土地的目的,提高了耙地、平地的力度。为了使拖拉机输出纵轴转动时不易产生摇摆,在动力转换传动装置斜边c上加了固定轴承。为了实现耙地深度的调节,增加了一个耙深控制器,由固定板和提升螺杆构成,固定板固定在钢套管上,提升螺杆一头设一钩,钩住耙机架,另一头设螺纹杆并穿过固定板孔,由螺母旋转提升,固定板焊接在钢套管上时,要略有抬起,使提升螺杆垂直于固定板,通过旋转螺母提升,控制耙机架高低,从而控制了耙深问题。松紧索具的两个钢套环,一个套在钢套管上,一个套在耙机架上,并有固定螺栓固定,两环之间的距离由松紧索具转动调节,松紧索具的调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耙机架牢固的连接在动力转换传动装置的钢套管上,一个是通过转动调节,调节耙机架与钢套管之间的距离,也就实现了链条松紧的调节。由于该耙为犁后耙,耕过去后,要求一遍耙细、耙平,除了增加主动力旋转外,在耙刀和耙刀固定滚上也作了改进,即耙刀均匀分布交叉排列地固定在耙刀固定滚上,同时也增加了密度,一次耙过去后,不再出现落地现象,耙刀的形状也作了改进,用钢板条弯曲而成,上部弯曲为焊接部位,中部为纵切刃,下部为横切刃。耙刀固定滚的后部设护罩,护罩也有二个作用,一是防止土飞扬,另一个是将地表拖平。另外,在链轮上还加了链盒,防止土沾在链条、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增加磨损力,影响使用寿命。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动力转换传动装置的斜边c与犁架斜边用螺栓固定,再将拖拉机输出纵轴用万向节与动力转换传动装置上的转动纵轴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桂伦,未经侯桂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5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键盘按键装置
- 下一篇:增压通风排风专用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