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冲击波和弹片的背心无效
申请号: | 97247140.5 | 申请日: | 199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07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焕;李晓炎;张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地址: | 4000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波 弹片 背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冲击波和防弹(破)片背心。
冲击波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之一。在常规武器战争中,各种爆炸性武器,如气浪弹、燃料空气炸弹等主要以强大的冲击波杀伤人员;有些爆炸性武器,如航弹、导弹、水雷、地雷以及各种炸弹,除以冲击波为杀伤因素外,爆炸所致的弹片也是其主要的杀伤因素之一。冲击波作用于人体可引起冲击伤,严重者可引起人员死亡,带有能量的爆炸性弹片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在平时,因军工厂、化工厂、弹药库、矿井瓦斯、锅炉、采矿施工现场等爆炸事故引起冲击伤者也屡见不鲜。因此,冲击伤是军事医学和创伤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尽管以往对冲击伤的发生机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有关冲击伤的个人防护装备,目前国内外仍未能很好解决。国外装备的凯夫拉防弹背心,虽对中、低速破片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但实验研究表明,它不仅不能减轻冲击伤程度,反而可加重冲击伤,使胸内压升高,死亡率增加。国内仅有个别单位用软质海绵作成背心,用于炮口冲击波这样的弱冲击波的防护,但有关强冲击波的个人防护装备国内外均未能很好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冲击波和弹片的防弹背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防冲击波和弹片的背心包括有背心和防护层,其特征在于:防护层包括有冲击波防护层和弹片防护层,其中冲击波防护层包括有发泡镍层,弹片防护层由铝合金层和高强度布料层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依据爆炸力学、材料力学的原理,采用国产多孔发泡镍作为冲击波的滤波材料,铝合金与中等强度纺织织物锦纶绸复合抵御中、低速破片的侵彻,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可防较强冲击波和中、低速破片的侵彻。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搭接图;
图中:1.外套,2.背心,3.肩扣,4.腰扣,5.海棉层,6.发泡镍层,7.高强度布料层,8.铝合金层,9.减伤层,10.防护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背心2和防护层,其特征在于:防护层包括有冲击波防护层和弹片防护层,其中冲击波防护层包括有发泡镍层6,弹片防护层由铝合金层8和高强度布料层7复合而成,冲击波防护层可由发泡镍层和软质海绵层复合而成,如图2所示,高强度布料层可为锦纶绸或凯夫拉等,防护层后由呈叠加搭接的防护板10构成,如图3所示,以提高本实用新型防弹片、防冲击波的能力,同理,在防护层后可由高弹、高强度橡塑条组成的减伤层9,弹片防护层由铝合金和多层高强度布料复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发泡镍滤波效应达到衰减冲击波强度的作用;软质海绵也有一定衰减冲击波的作用。铝合金尚有反射冲击波的作用,使冲击波强度进一步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7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