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掀式液力升压泵无效
申请号: | 97247599.0 | 申请日: | 199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7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汉林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志京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掀式液力 升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装置,是一种采用液力的小型手动升压泵装置。
小型手掀式液力升压泵,是一种轻便、高效、使用方便的升压装置,可广泛用于各种化工、机械设备的拉伸紧固,特别是各类大、中型设备的螺母紧固,以及大型传动件、滚动轴承的装拆等操作作业。是较为理想的液压辅助工具。现有的小型手掀式液力升压泵,由于其结构上存在着不少缺陷,致使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理、高效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手掀式液力升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手掀式液力升压泵,包括泵体,泵体中装有活塞机构,活塞经拉杆与一压柄联接,泵体上还装有出油阀,泵体侧面装有贮油箱,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泵体下的前支承座位于活塞的正下方;活塞腔与贮油箱间有一个侧面联接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塞腔与贮油箱间的一个侧面联接通道为过滤式联接通道。过滤式联接通道的前端开口位于活塞套侧壁,其与贮油箱相连接的后端装有滤清网。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支承座位于活塞的轴线的延长线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如稍许偏离一些或其他合适的位置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清网由弹性圈固定在过滤式联接通道后端内壁上的环形凹槽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合理、简洁,使用时省力、安全可靠、布力均匀、工作效率高、耐用、寿命长。重量轻、携带和使用方便、用途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掀式液力升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例中有一个泵体7,泵体7中装有由活塞芯42、活塞套43、活塞卡圈44、活塞拉杆45、活塞并帽46、压垫5、活塞压垫31等组成的活塞机构,活塞拉杆45顶端依靠销轴25与压柄2的联接轴3相联接,联接轴3的前端依靠销轴23与支承柱4联接,支承柱4下端固定在泵体上,压柄2的末端装有手把1。泵体7一侧还装有由垫圈6、阀座8、出油阀垫圈9、出油阀接头10、接头垫圈11、调节弹簧螺座12、调节弹簧13、阀芯14、阀座15、出油阀垫圈26等组成的出油阀,出油阀的前端进油口与活塞腔下端联通。在泵体7侧面装有贮油箱39,贮油箱39与活塞腔间有一个联接通道,联接通道的前端开口位于活塞套43侧壁,其与贮油箱39相连接的后端装有滤清网40。滤清网由弹性圈固定在过滤式联接通道后端内壁上的环形凹槽内。在贮油箱39的有密封圈和后端盖38,后端盖上装有加油孔盖32,加油孔盖32与后端盖间有密封圈33。贮油箱39后端还装有由定位螺栓34、后支座35、垫圈36、螺母37等组成的后支承。在泵体7下装有由垫圈27、螺栓28、前支座29组成的前支承,前支承位于活塞的轴线的延长线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用手抓住手把1上下掀动,活塞芯即在活塞套中上下运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活塞腔中的油液被压入出油阀,而当活塞向上运动时,贮油箱中的油液即通过过滤网和联接通道被吸入活塞腔。如此反复,逐渐产生高压,再配置相应的装置,既可完成相应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汉林,未经姚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7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型灯饰模型的收缩包装结构
- 下一篇:电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