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增效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7987.2 | 申请日: | 199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53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武斌;蓝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武斌;蓝嘉铭 |
主分类号: | F02M27/02 | 分类号: | F02M2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依群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增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增效器,具体地说是安装在机动车、船内燃机上的一种节能装置。
内燃机节能是当今世界十分重视的课题,研究者众多、产品也较多,但是目前尚无一种能被普遍采用的产品,其原因主要是节油率不高、稳定性差、有的甚至还引起汽车动力的下降,影响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节油效果显著,对尾气排放有所改善,对内燃机的动力有所提高的,具有实用性的节油装置,从而达到节能和减少污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现有机动车(船)内燃机主要由空气滤清器、化油器、排气歧管、排气管组成。在增效器壳体内装有催化剂,将增效器安装在排气歧管(或排气管)上,增效器的空气出口用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接化油器下方的气缸接口(或空气滤清器)。当内燃机启动后,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由增效器的空气入口进入增效器,再经出口、连接管进入气缸内,空气经过增效器后,通过催化剂,并被加热,进入气缸后,在物理、化学的作用下,实现节油。对柴油机来讲,是将经过增效器的空气由吸气管进入气缸。本实用新型有金属壳体1,在壳体1前端面有一通管,做为空气出口4,壳体1后端面有一通管,做为空气入口2,空气入口2和空气出口4相互串通,在壳体1中放有催化剂3。在使用时,用夹子将壳体1固定在内燃机的排气歧管5上或排气管11上,空气出口4上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接在气缸接口10上,或接在空气滤清器9上。
本实用新型在汽油内燃机上,利用排气歧管5(或排气管11)的热量,将装有催化剂的增效器6加热,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被吸入增效器6中,然后通过连接管7由化油器8(或空气滤清器9)下方,通过气缸接口10进入气缸内。同理,本实用新型在柴油内燃机上,利用排气歧管(或排气管)将装有催化剂的增效器加热,在负压作用下,空气被吸入增效器,经连接管由吸气管进入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有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内燃机上安装示意图
实施例:实验车为金杯面包,212发动机,车牌号:黑A19997,节油率在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武斌;蓝嘉铭,未经白武斌;蓝嘉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7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