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无效
申请号: | 97248116.8 | 申请日: | 199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0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邢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贵生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既森 |
地址: | 45006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引连铸 mm 无氧圆铜杆用 石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铸,特别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牵引速度和铜杆节距大小的一种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
现有的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由于铜杆的铸态截面小和冷却长度长,在结晶过程中液穴较小,牵引时铜液补缩困难,加上石墨模的上下口直径相同,在牵引速度由引杆是的低速向牵引时的快速转换时极易发生断杆现象,牵引速度慢,产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该模在连铸时铜液补缩及时,结晶速度快,牵引速度转换时不会发生断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这种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包括一个生产无氧圆铜杆直径为8毫米的石墨模,石墨模的外壁上段有与结晶器的连接套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石墨模的长度为98-102毫米,上口内径略大于下口内径。
由于采用长度为98-102毫米的石墨模,而且其上口内径又比下口内径略粗的结构,不但有利于结晶过程中铜液及时向液穴内补缩,还减少了铜液在石墨模内结晶后变为铜杆的牵引阻力,提高结晶和牵引速度。铜杆结晶良好,表面光亮不氧化,牵引速度转换时不会断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引连铸φ8mm无氧圆铜杆用石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结晶器上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结合以上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石墨模9的外螺纹2与结晶器6的连接套8上的内螺纹旋接好,接通冷却水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4,将牵引杆通过结晶器6和石墨模9中心孔插入铜液中,在冷却水的作用下,铜液在石墨模9内被连续冷却结晶,被牵引杆从下口3经上口1拉出即为直径八毫米的无氧圆铜杆。铜液在冷却结晶过程的热量由石墨模9传导至连接套8和内冷却管7,再由冷却水经出水口4带至冷却塔释放。这种石墨模特别适合用于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牵引速度和铜杆节距大小的结晶器,不仅有利于结晶过程中铜液及时向液穴内补缩,还减少了铜液在石墨模内结晶后变为铜杆的牵引阻力,牵引速度可达到2.5-3.5米/分钟。牵引速度转换时不会断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贵生,未经邢贵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8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