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2英寸电视投影镜头无效
申请号: | 97248271.7 | 申请日: | 199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86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保康;罗敏;杨溢中;杨俊海;杨瑞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光学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G02B27/18 | 分类号: | G02B27/18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邵会昌 |
地址: | 65011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英寸 电视 投影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视光学放大投影镜头,主要配备在荧光屏尺寸为1.8-2英寸的电视投影管上使用,也可以作其它类似的放大投影使用。
通过查新和调查,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产品,近几年来,国际上生产的通常是7英寸以上的电视投影管,与之配合的也只有7英寸或7英寸以上的放大投影镜头。现以日本生产的7英寸电视投影镜头为例加以说明,见图1,7英寸电视投影镜头的光学结构部份:由一组透镜[6]、二组透镜[21]、三组透镜[22]、四组透镜[1]、五组非球面塑料透镜[23]、六组非球面塑料透镜[24]组成。机械结构部分:由压圈[14]、后镜框[13]、镜身[15]、隔圈[16]、光栏[17]、螺钉[11]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视投影管荧光屏上的光学像通过投影镜头(以图面位置为准)从左至右放大后,投影成像在投影屏上,供人们观赏。使用方法:将3个结构相同的投影镜头的左端分别与红光、绿光、蓝光电视投影管的荧光屏端偶合,并构成一个整体。3个单色像投影在投影屏上,合成一个彩色像,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彩色投影电视。
此投影镜头放大投影的像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效果,但是其配备的7英寸或7英寸以上的电视投影管,造价昂贵,目前国内基本上无厂家生产这种管子,只生产7英寸以下的1.8-3英寸的,以2英寸的电视投影管尤其较多,恰好目前尚未发现配备2英寸电视投影管的放大投影镜头,许多厂家和客户都需要这种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试图研制出一种配备1.8-2英寸小管型使用的高倍率、高亮度、高鉴别率的投影镜头,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比7英寸的投影镜头在设计和制造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难点,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其光学结构部份由九组十片光学玻璃透镜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日本7英寸电视投影镜头的简单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学结构方案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光学结构方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光学结构方案图。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由镜身[15]、连接座[18]、前镜框[ 12]、后镜框[12]、调焦框[9]、手轮套[10]、装饰圈[8]、压圈[14]、隔圈[16]、光栏[17]、螺钉[11]等组成。见图3,其光学结构部份:由一组透镜[ 1]、二组透镜[2]、三组透镜[3]、四组透镜[4]、五组透镜[5]、六组透镜[1]、七组透镜[6]、八组透镜[2]、九组透镜[7]组成,共有九组十片光学玻璃透镜。该光学结构部份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学结构方案和主要技术特征。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图1相同。
参照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光学结构方案,由一组透镜[1]、二组透镜[2]、三组透镜[19]、四组透镜[4]、五六组透镜[5]、七八组透镜[1]、九组透镜[7]组成。共九组十一片光学玻璃透镜。其机械结构部份与图2基本相同,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图1相同。
参照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光学结构方案,由一组透镜[1]、二组透镜[2]、三组透镜[3]、四组透镜[4]、五组透镜[5]、六七组透镜[2]、八组透镜[20]组成,共八组九片光学玻璃透镜。其机械结构与图2基本相同,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图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性能指标:
焦距:59.5mm;相对孔径:1∶1.15;线视场:45mm;放大率40倍;透过率:绿光85%、红光93%、蓝光80%;投影距离:2.4m;调制传递函数:在15线对/线下中心≥80%、边缘≥60%。
本实用新型已制出样机,经过测试和有关内部单位试用证明,完全达到各项设计技术指标,投影成像质量和使用效果与7英寸投影电视相当,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光学仪器厂,未经云南光学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8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