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输苇苇帘机无效
申请号: | 97248501.5 | 申请日: | 199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0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德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输苇苇帘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苇帘或苇箔的编织机械。
目前,公知的苇帘机是由踏板、链条、齿轮、拧线手、拨片、线轴等安装而成。打苇帘时,一人用手将苇杆送入拧线手内,另一人踏动踏板,带动拧线手转动,将苇杆用线绳结住,往复进行。这种苇帘机要用专人送苇杆,踏踏板,完全靠人工完成,不仅工效很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稍弯的苇杆就不能送入拧线手,织出的苇帘松散、质量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输苇苇帘机,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电机、皮带轮、半凸轮、半齿轮、齿轮、连杆、链轮等组成的传动机构,有摇臂、固定夹、活夹、内套、外套等组成的自动输苇机构,有拧线手、线管、拨爪、齿轮等组成的编织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的自动输苇苇帘机,工作效率为原有苇帘机的4-5倍,工作效率高,且输苇、传动、编织等都由电机带动的机构完成,劳动强度低,一人即可操作,织出的苇帘质量好。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其A-A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爪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苇杆夹特装置部分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自动输苇苇帘机,包括安装在链轮(10)上的拧线手(7),链轮(10)上安装有链条(13),在机架(26)上通过轴(35)安装有皮带轮(36),皮带轮(36)与电机轴(30)上的皮带轮(31)上有皮带(29),在轴(35)上还安装有半凸轮(43)和半齿轮(44),半凸轮(43)上方安装有滚轮(41),滚轮上方安装有顶杆(40),顶杆(40)与拨爪连杆(19)铰接在一起,半齿轮(44)上、下方分别安装有齿轮(42)和齿轮(45),齿轮(42)的轴上安装有链轮(32),链轮(32)与安装在机架上部的链轮(17)上有链条(18),和链轮(17)同轴的还有链轮(39),链轮(39)上安装有链条(13),齿轮(45)的轴(34)上固定有连杆(33),连杆(33)与连杆(27)铰接在一起,连杆(27)通过轴(25)铰接在摆臂(24)上,摆臂下端铰接在机架(26)上、上端铰接在壳体(22)上,壳体内有弹簧(49)安装前夹板(48)和后夹板(50)之间,前夹板与外套(20)固定在一起,后夹板与内套(46)固定在一起,内套内有支杆(47)固定在机架上,内套上安装有固定夹(53),活夹(14)铰接在内套上,两夹之间有弹簧片(52),拨爪连杆(19)与拨爪架(8)固定在一起,拨爪架上有拨爪(9),拨爪连杆(19)与链轮(32)之间有拉簧(28)。
在这种苇帘机上,钢丝拨杆(16)与软钢丝(6)一端固定在一起,软钢丝另一端与拨杆(2)连接在一起,拨杆(2)与机架(26)之间安装有拉簧(38),外壳(22)下部安装有下拨杆(23),这种机构可使输苇工作更方便、更可靠。
在机架上部安装有托板(1),拨杆(2)穿过托板上的孔。托板上有档板(3)和档板(4)。在靠近托板(1)的机架上安装有定位片(5)。与拧线手(7)固定在一起的还有线管(11),线管上安装有线盒(37),线盒内有两股线绳分别穿过线管内的两个孔,再分别穿过拧线手内的孔,露在拧线手外,线绳用于将苇杆结住。在机架的中段上部有橡胶片(15)。在外壳(22)的前面和后面也分别有橡胶片(21)和橡胶片(51)。链条(13)上方有压板(12),压板(12)可防止链条(13)运动时跳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德,未经张俊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8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