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无效
申请号: | 97249763.3 | 申请日: | 199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459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范光前;潘毓淳;万天骥;仇永全;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兰斯节能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B22D4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弧 钢包 底部 电极 | ||
1.一种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导电电极装置(3),导电接触装置(10),后导电电极装置(2);前导电电极包括前电极(7),固定连接导电部件(9),绝缘部件(8);后导电电极装置包括后电极(11),电极把持器(13),绝缘部件(15),弹簧装置(12),液压装置或移动装置(14);前导电电极装置嵌镶在钢包衬(6)内,导电接触装置(10)固定在钢包壳外壁(5),后导电电极装置(2)固定在钢包座或钢包车座架(1)上,底部电极为二个以上,采用对称布置,并联连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接触装置包括导电接触底座(27),导电电极接触部件(28),导电接触底座固定连接部件(26);导电接触部件制成柱体、环状、锥体、锥台、内锥体、内锥台等形状,材料为铜、紫铜、铬铜,铬锆铜,钢或石墨,导电接触装置为冷却器,其冷却方式为气冷,水冷,或气-水混合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后电极(11)端部,与导电接触装置匹配,制成环状、柱体、内锥体、锥体、内锥台、锥台等形状,材料为铜、紫铜、铬铜,铬锆铜或石墨,电极端部为水冷却器,工作状态的电极接触表面的工作温度小于300℃。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接触装置(10)为环状,内锥体,内锥台,后导电电极(11)端部为柱状,外锥体,外锥台,导电接触装置与后导电电极为压紧连接,弹簧压力为≥10Mpa/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电弧钢包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接触装置(10)为环状,后导电电极(11)端部为柱体时,环状截面积与后电极端部截面积比为1.0~1.5,其接触压力≥10Mpa/m2,导电接触装置和后导电电极可用相同材料,也可用不同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弧钢包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两个导电接触装置固定在钢包下部两侧对称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导电接触面垂直向下,后导电电极固定于钢包底座或钢包车的相应位置,与导电接触面对应处于同一轴线,后导电电极端面垂直向上,当钢包定位后,利用后导电电极的弹簧和液压装置推动后导电电极压紧导电接触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接触装置(10)为柱体,后导电极(11)为环形的电极套(34)套内附2~4块径向移动的导电的弧形环块(32),环形电极套内壁与导电接触装置的柱体表面间保留≥15mm的间隙,钢包定位后,水平移动后导电电极套,插入导电电极接触装置的导电接触柱体,再利用弹簧或液压装置推动环形电极套内壁的2~4块导电的弧形环块夹紧导电接触装置的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接触装置的导电接触部件固定在钢包耳轴支承架(4)的下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后导电电极(11)的端部固定在钢包座或钢包车(1)的支承座的端部,端面为后导电电极的导电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流电弧钢包炉底部电极,其特征在于后电极为卡式夹持器装置,包括卡式夹持器(32),连杆(35)支点(36),楔板(37),滚轮(39),弹簧(38),液压装置(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兰斯节能技术开发中心,未经北京兰斯节能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97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