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带式手竿托具无效
申请号: | 97250142.8 | 申请日: | 199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3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锡温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叙敏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带 式手竿托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钓鱼用具,特别是用于托架手竿钓鱼的用具。
手竿是垂钓时最常使用的器具,但当其完全拉开后长达5-7米,垂钓时不但须用双手握竿,且需双手、腰和腿同时用劲才可控制长竿的平衡,时间一久,即感疲乏。现有安置在地面上的竿架大多结构较为复杂、成本亦较高。一经安装定位,虽可支撑并固定长竿,但机动性和手感随即丧失,垂钓者只能凭眼盯漂,一旦鱼儿上钩,却须急速抬竿操作,颇觉不便,还减少了垂钓的乐趣。另则尚不方便携带。故此,这种地上竿架有一定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同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携带均省力方便的背带式手竿托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一背带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U形的钩2和一个园形的环3,且背带的两端还通过一条横带4将其连接。
上述U形钩2的弧度与距手竿的最后一节的前部相适应。上述园形环3的直径则比手竿最后一节未端的直径大3-5mm。上述背带1和横带4上还各有一调节其长短的附件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背带1的长短可据人的身高作适度调节,横带4亦可据人的胖瘦作适度调节。将背带1由肩部斜跨至腰间,有U形钩2的一端在前,有园形环3的另一端在后,将手竿之未端1-2cm的竿尾套入园形环3内,距竿尾30-40cm的手竿部位置于与之相适应的U形钩2内,这样垂钓时只需一手轻轻下压握竿,另一手即得解放,可随意放竿或收杆至所需长度,便可轻松垂钓。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具是斜跨于肩部,5-7M长的手竿又经背带1两端的U形钩2和园形环3支托,使用起来既不象原来双手持竿那么费力,也克服了使用安置在地面上的竿架带来的麻烦,由于使用起来既省力又方便,又可竿随人意,机动灵活,自然会增添手杆垂钓的乐趣。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的背带1和横带4,前者可较宽,以减轻手竿重量对肩的压力;后者可较窄,它只起定位背带两端的作用。它们上面用于调节其长短的附件5用日形扣即可。背带1和横带4用皮革,帆布,牛津布等面料制作均可。
图1中U形钩2的弧度与手竿最后一节的前端部位,即约距手竿30-40cm的部位相适应,为灵活起见,也可略为平缓一些,U形钩2的上部开口也可稍大。园形环3的直径比手竿未端直径大4mm,这样在拉钩时以便竿尾易于脱出,亦便于接踵而来的溜鱼、抄鱼及到护等操作一气呵成。U形钩2和园形环3用金属、塑料和胶木制作均可。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且使用携带均省力方便,是手竿垂钩者得心应手的托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锡温,未经张锡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算盘的文具盒
- 下一篇:喷雾器易锈蚀部件的防锈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