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科病药治疗裤无效
申请号: | 97250635.7 | 申请日: | 199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96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洪玉美;洪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玉美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2/08;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5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科病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保健治疗服装,特别涉及于一种用药治疗妇科病的裤子。
妇科病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尤其是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是世界性医疗难题,宫颈糜烂长期不愈会诱发宫颈癌,慢性盆腔炎可导致患者终身不愈,对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现有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收效甚微;口服中成药,由于盆腔组织血流缓慢,加上第一关卡作用,患者往往不能长期服药;而宫颈炎发病率高,采用阴道坐浴极不方便,不仅给患者带来困难,也难以根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治疗方法及药物的缺点,经长期研制,特提出一种妇科病药治疗裤。
本实用新型的妇科病药治疗裤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妇女内裤和装在内裤小口袋内的药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内裤前后面缝制有16或18只小口袋,在小口袋内设有药片,所述小口袋分别设在对应于人体的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关元、中极、曲骨、子宫、提托、神阙和气海诸穴位处,其中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子宫和提托为双穴,神阙和气海为选用。所述药片为中草药制成的药片并包装在药袋内,药袋的内层为布面,在其表面设有若干个药物缓释孔,其外面层为塑胶薄膜或纸布复合面。所述药片为中草药片,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分别为:
穿山甲 20-25份 苦 参 30-40份 黄 柏 40-55份
刘寄奴 20-35份 秦 皮 30-45份 枸 橘 30-45份
元 胡 20-30份 败酱草 30-40份 陈 皮 20-25份
虎 杖 40-55份 土茯苓 40-50份 枳 壳 30-40份
五灵脂 20-35份 紫 草 20-30份 香 附 20-35份
月季花 40-60份 连 翘 20-30份 清半夏 20-25份
三 棱 30-45份 柳 枝 30-60份 制南星 20-25份
莪 术 30-45份 土槿皮 40-50份
本妇科病药治疗裤是一种内病外治,内外分治的新型医疗手段,融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病理、传统医学理论为一体。以贴身束腹内裤为药械。选用活血化瘀药,配清热、除湿、化痰、止痛、杀虫等中草药制成药片,作用于任、督、太阳经穴位上,通过药对盆腔、阴道部位前后对置,即在人体腹壁与骶骨采用对应的药袋配置,在盆腔、阴道部位,使药物缓释浸透,恒定持久地作用于盆腔组织脏器及阴道宫颈。达到活血化瘀,增进盆腔组织血流,改善血循环,增进组织、细胞的机能代谢。从而改变腺体增生,分泌渗出减少。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且改进了历来用阴道坐浴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治疗措施。
本妇科病药治疗裤的主要优点是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通过放置在内裤前后面上的药片,有效地促进药物缓释浸透,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这种治疗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根治前述多种妇科疾病。
本妇科病药治疗裤的结构如附图所示:
图1为内裤的前视图;
图2为内裤的后视图。
在图1-2中:1上髎穴,2次髎穴,3中髎穴,4下髎穴,5腰俞穴,6神阙穴,7气海穴,8关元穴,9中极穴,10曲骨穴,11提托穴,12子宫穴,13内裤,14小口袋(内装药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妇科病药治疗裤13,在其前面(见图1)缝制有9只小口袋14,其中在正中一列5只小口袋的位置分别对于人体的神阙穴6,气海穴7,关元穴8,中极穴9和曲骨穴10,两侧下方的4只小口袋的位置分别成对地处在人体的提托穴11(双穴)和子宫穴12(双穴)。在其后侧面(见图2)也缝制有9只小口袋14,其中的8只小口袋分别成对地位于人体的上髎穴1,次髎穴2,中髎穴3和下髎穴4,另一只小口袋则位于上述8只小口袋下方的人体腰俞穴5。在各小口袋内可装入药袋(图中未表示),药袋用内层为棉布,外层为塑胶薄膜层缝制,药袋为2×2cm,中装含3.3份中草药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玉美,未经洪玉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