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吊及壁挂两用的嵌入式空调机无效
申请号: | 97250756.6 | 申请日: | 199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2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壁挂 两用 嵌入式 空调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尤指一种悬吊及壁挂两用的嵌入式空调机,特别是指同一机体不需改装,即可直接分别应用于悬吊或壁挂安装的空调机。
已知的空调机,依其安装位置的不同,概略可分成悬吊式与壁挂式两种,首先就悬吊式而言,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水泥屋顶15下方,设置包括有鼓风机11、蒸发器12、导风管13以及出风口14等结构,其中,出风口14多安装于轻型钢架天花板16上,此外,该轻型钢架天花板16上多需设置有一回风口17,此种空调机体机甚大,安装与保养、维修均不易进行,施工费用高,特别是导风管13的制作极为不便,且导风管13会增加成本,尤其是当导风管13长度过长时将导致冷风效率不佳,其缺失往往令人烦恼。
再请参阅图2,是为传统的壁挂式空调机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有蒸发器21与线流扇22等,其如同一般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结构,由于需于户外另行设置室外机,并需连接管路至室内机,故存有室内的管路不易设置,影响美观,且其冷效率亦有不佳的情形,造成安装与使用上相当大的困扰。
有鉴于上述已知悬吊式与壁挂式空调机存有诸多缺失,本创作人特以研发成本实用新型,以期使空调机的使用便利与冷效率皆较已知者理想与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一机体可分别应用于屋顶悬吊与墙壁挂组等两种安装场合的空调机,如此可使成本合理化,机种单一化,特别是其皆采用嵌入式设计,配管部分完全隐藏,可增进其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空调机,其结构中的线流扇可抽出壳体外,以达成便利线流扇与内部机件的清洗与保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空调机,其不需导风管,在机体直接构成回风与出风,如此将使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管路容易配置,使获得最佳的冷效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悬吊及壁挂两用的嵌入式空调机,主要是包括有:
一壳体,由互相平行的二侧壁、二边板以及一盖板所构成,其中二边板外各设有二凸耳,可供四支吊杆藉勾板而悬吊于水泥屋顶下方或螺锁于木墙后的横梁上;
一蒸发器,斜置于壳体内部且固定于二侧壁间;
一线流扇,设于蒸发器侧边,亦固定于二侧壁间,其由一马达所驱动;
一集水槽,位于蒸发器尾端下,用以收集蒸发器滴下来的凝结水,并可将其导引排出;
一防振垫框,位于壳体下方,可避免机体的振动传给天花板或墙壁;
一面板,设于防振垫框下缘,其包括有出风口与回风口,其中该回风口处装设有滤网;
其特征为:
该集水槽是采取斜口式设计,其斜口角度是对应于蒸发器的倾斜度,特别是该斜口容纳于蒸发器的尾端;
本实用新型的该线流扇的马达是锁固于壳体的一侧壁上,该侧壁具有比线流扇直径稍大的开口,以便利该线流扇可抽出侧壁清洗;而该凸耳是可采取与边板一体成型的外凸方式设置,或是以外加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设计,可使不论该空调机是以悬吊式或壁挂式安装,该蒸发器的凝结水皆会流入该集水槽中,以达悬吊及壁挂两用的目的,使其同一机体可应用于屋顶悬吊与墙壁挂组等两种安装场合,特别是其结构中的线流扇可抽出壳体外,将有助于便利线流扇与内部机件的清洗与保养,此外,本实用新型更具有易安装、易维修、噪音小、冷效率佳与美观等诸多优点,实是空调机结构的一大创新。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为现有常用悬吊式空调机的示意图;
图2:是为现有常用壁挂式空调机的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以悬吊式实施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实施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以壁挂式实施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中线流扇与机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横移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耳采用与边板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举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藉由壳体3、互相平行的二侧壁31、二边板32、一盖板33以及面板9等所构成,其中:
二边板32外各加设有二凸耳341,以方便供四支吊杆35藉勾板342悬吊于水泥屋顶4下方(如图4所示),或可供螺丝锁合于(木)墙后的横梁41上(如图5与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和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