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车脚踏板无效
申请号: | 97250954.2 | 申请日: | 199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29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朝熙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澳洲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脚踏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脚踏板。
现今童车的脚踏板在构造上大致如图5所示,即在童车50中接近两前轮55、56的左、右前轮架53、54上,以铆钉或螺钉结合一软质脚踏板51,具体方式是软质脚踏板51以其两侧的枢接片52与左、右前轮架53、54相互结合。
而这种脚踏板51,因呈软性且为薄片状,故无法令婴儿脚部切实定位,常发生因童车不断晃动而使婴儿脚部脱离脚踏板51呈悬空,甚至导致婴儿脚部与地面接触的不良现象,此外,婴儿亦常利用该脚踏板51做为支撑板起身站立,此时更易导致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故针对现有童车的脚踏板稳定性及支撑效果不佳的现象,本创作人欲提出一较佳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脚踏板,该脚踏板为一种两截折叠式的硬质踏板,于童车展开后亦一并使得脚踏板展开呈一直线状态,以此提供较为稳定及良好的脚部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脚踏板,于该两截式脚踏板的相互枢接位置更形成有相对的弹性凸粒及定位槽,于脚踏板展开呈直线状态时,可凭藉该弹性凸粒及定位槽获得适当的锁定效果,提供较佳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脚踏板,该两截式脚踏板以其外侧位置分别与童车的两前轮架以及两底叉杆结合,更有提高童车强度的辅助作用以及免除两前轮架变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童车脚踏板,包括:
两踏板,为硬质块状,内端为分别形成可相互穿套及枢接的套槽以及凸块,并在其间以结合螺丝穿套,两踏板的外端形成有穿孔,
两形片,其垂直壁面与童车的前轮架枢接,其上、下壁面与两踏板外端枢接。
在上述的童车脚踏板中:
两踏板的套槽及凸块的相对面上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槽以及弹性凸粒,以使两踏板展开后具有定位作用;
两踏板可呈略微弯曲状;
两踏板的表面可形成有防滑凸粒;
各形片可与童车的底叉杆枢接;
形片在各壁面可形成有穿孔,以供结合螺丝或铆钉而与踏板及前轮架结合。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案不仅可形成一种较稳定且坚固的脚踏板,而且还可强化整车结构的刚度。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童车时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的立体系统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于展开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于收折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现有童车脚踏板的外观图。
如图1所示,可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童车50的脚踏支撑板10为使用两宽大型式的硬质踏板20、30相互枢接形成一两截式设计,而各踏板20、30的外端分别经形片40而与左右前轮架70、60以及由童车50后底部呈叉形向前延伸的两底叉杆80、90结合,据以形成一种具较佳支撑强度的脚踏板,此外,亦兼具固定两前轮架60、70而提高童车50结构强度的优点。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支撑板10的细部构造上,可配合参看图2所示,两踏板20、30为略呈弧度的型式,各踏板20、30内端分别形成可相互套合的套槽23、凸块33以及可供结合螺丝27穿过而呈相互枢接关系的枢接孔22、32,且在该套槽23以及凸块33的相对面分别形成对应的定位槽24、25以及弹性凸粒34、35,可使两踏板20、30于展开呈一直线状态时(如图3),可藉该等结构提供一适当定位而不任意收折的锁定作用,于两踏板20、30的外端为分别形成穿孔21、31,可供结合螺丝44先穿过形片40而与之穿套,而在该结合螺丝44的露出形片40底部处更与童车的底叉杆80、90的前端螺孔相互穿套而结合,而该形片40的直壁面则可经一垫圈41以及另一结合螺丝42而与童车的左右前轮架70、60相互结合,据以组成如图1所示的外型,而在两踏板20、30的表面亦形成众多防滑凸粒26、36,以防婴儿脚部任意滑动,并使婴儿可较稳定地站立于踏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朝熙,未经林朝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