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膜包裹颗粒型硬式焊接背衬带制造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98100225.0 | 申请日: | 199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2224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春雄 |
主分类号: | B23K37/06 | 分类号: | B23K37/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包裹 颗粒 硬式 焊接 背衬带 制造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背衬带,特别是指一种树脂膜包裹颗粒型硬式焊接背衬带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焊接背衬带一直被广泛地使用在铁金属及非铁金属材料上,诸如铜、铝、不锈钢或夹层特殊合金(Clad Metal)的焊接工业上;而早期的焊接背衬带是由板状铁条、铜板或玻璃、石绵板、玻璃纤维布或陶磁布等制成。虽然使用上可以达到助焊的目的,但因上述材料在施工时不方便,且在焊接质量上参差不齐,因此,方有美国3M公司所发明的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Refractory Gran-ular Welding Back UpTape)产品出现,此种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主要是利用耐高温颗粒与粘胶混合,而后前述包裹有颗粒的耐高温颗粒再与粘胶压模成型出软性的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因为该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不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故制造时,该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上所成型的凹槽呈方形,使两焊接金属于焊接过程中,能确实预防熔融金属对凹槽产生的腐蚀,进而达到最佳弧形焊接线功效。不过,在实际使用上仍有以下缺点:
(1)影响焊接质量,且无法适用于各种焊接方法:
由于以往软式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成型后具有弹性,且不耐高温,因此其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极易受到熔融金属腐蚀而形成凹洞,故制造时均会将以往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上的凹槽开设成方形,以便熔融金属腐蚀时,其凹槽能供熔融金属产生部分腐蚀,进而得到最佳弧形焊接线。但是,虽然以往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的颗粒可耐高温,但由于其软性的粘胶并非耐高温材料,所以在焊接中途暂停时,该暂停的焊接点(Weld Crater)的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将因高温暂停时间过长,过度熔化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使其凹槽的凹洞扩大而产生变形,影响焊接线焊接质量,故使用时手焊条或半自动二氧化碳(CO2)焊接时,更不适合。
另外,由于熔融金属受到的腐蚀量难以控制,因此该成型的焊接线是否呈弧形状态,仍是一个未知数,焊接线质量无法一致。
(2)容易产生有害气体,且工作环境不佳:
由于焊接过程的两焊接金属间,将因焊接高温的传导熔化软性背衬带而自然形成一焊道,形成两金属间最佳弧形焊接线,然而不幸的是,在焊接时,其熔融金属容易与以往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相融,进而产生浓烟、有害气体或火焰等现象,不只影响焊接质量,也同时影响到施工环境的清净,甚至影响施工者的情绪及健康。
(3)储存不易:
以往的软性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容易产生氧化及受紫外线所破坏,故储存时间较短,所以保持耐热颗粒状焊接背衬带的质量将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膜包裹颗粒型硬式焊接背衬带制造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制成的焊接背衬带具硬化性、耐高温且不与金属起化学变化,有助于增进焊接质量。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备料步骤中的粘胶是一树脂,将耐高温颗粒与树脂先行混合(混合步骤),使耐高温颗粒外包裹树脂膜后,加压固化成型(成型步骤)出硬式的焊接背衬带固化物,而前述焊接背衬带固化物在两金属焊接时,可藉其具有硬化、耐高温且不与金属起化学变化的特性,使得两金属焊接过程不会因高温而变形,有助于焊接成型出最佳弧形焊接线,改进焊接质量。
本发明的树脂膜包裹颗粒型硬式焊接背衬带制造方法及其产品中,其制造方法包含有备料步骤、混合步骤、成型步骤及组装步骤等主要步骤。其中,该备料步骤是先行备置有耐超高温颗粒及树脂等原料;而混合步骤,则是使该耐超高温颗粒混合包裹于一层树脂膜;接着成型步骤是将包裹有树脂的耐高温颗粒予以加压固化成型;最后的组装步骤是将该固化成物置于该铝箔胶带上,并在该固化成型物两侧的铝箔胶带上以离型纸覆盖保护,形成具有弧形凹槽的一树脂膜包裹颗粒型硬式焊接背衬带产品,该产品在两金属焊接助焊成型时,不会因高温而变形,有助于焊接成型,改进焊道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树脂膜包裹颗粒型硬式焊接背衬带制造方法及其产品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作业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春雄,未经施春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手柄装置的限动板
- 下一篇:一种可控自动采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