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中药散剂、制备方法和药垫无效
申请号: | 98100571.3 | 申请日: | 199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5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海平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84;A61K35/58;A61K33/24;A61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金瑞 |
地址: | 10007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中药 散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由多种中草药、白花蛇和冬虫夏草配制的外用中药散剂、制备方法和药垫。
脊柱病是一种常见、疑难病症。一般来说,脊柱病包括脊柱炎、椎管狭窄、颈椎病、各关节骨质增生,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症。其中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最高。据有关统计资料记载,二者发病率占成人的60-80%,在某些职业领域内甚至高达90%以上。
目前,治疗脊柱病尽管有许多的方法,如内服中药、外用膏药、卧床休息、局部注射中药和西药等,其结果只能减缓症状,难以治愈。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祖国医学很早就有研究。如《素问·刺腰病篇》记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医学心悟》记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在中医古藉书中没有“腰间盘”病名的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可归于“腰痛”,“痹痛”、“肾亏”的范畴。在中医书中常用“气滞腰痛”、“血瘀腰痛”以及“闪腰岔气”等加以描述。在治疗上,祖国医学不仅着眼于腰突症损伤部位,而且还着眼于局部和整体的结合,创造出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颈椎病,系颈部关节退变增生病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的颈肩部疼痛的一种疾患。《医枢经脉篇》记载:“小肠手太阳脉…是动则病,(项)不可顾,肩似拨,腰似折…颈肩臂外后廉痛”。《灵枢篇·五邪篇》记载:“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肩背颈项强痛”。
强直性脊柱炎,1893年首次报道该病。我国五十年代称“类风湿性脊椎炎”或“中枢性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均有关节肿痛,晨僵,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阳性,故将它归为类风湿。但近代医学发展显示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并非同一种疾病,因为它们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检验等都有不同。1963年国际抗风湿联盟将其定名为强直性脊柱炎。1982年我国第一次风湿病学术专题会议肯定了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国际上统一的命名。该病好发于15-25岁智力良好的男性。中医学认为此病属于骨痹。本病与肾有密切关系,主要诱因是潮湿寒冷。
骨质增生病,系指骨关节边缘上增长骨质,即“骨刺”。它是骨性关节炎的一种表现,也是人体生理代偿功能,是人体为适应应力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有的造成对周围血管、神经、脊髓等的压迫,导致颈、肩、腰、足跟等处关节疼痛、沉重麻木、活动不便等症。
上述各病,均属中医学的“痹症”如“骨痹”的范畴。“痹'有痹阻不通之意。本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乘虚侵入,流注经络、关节等处,致使血流不畅,经脉受阻,故发生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故《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症虽因风、寒、湿侵袭人体而致病,但三气之邪各有偏胜,因此形成不同类型的痹症,如风气偏胜者,其疼痛为游走性,故称“行痹”;如寒气偏胜者,其疼痛剧烈,故称“痛痹”;如湿气偏胜者,其疼痛兼有肢体沉重,关节肿胀等,故称“著痹”。痹症又因病邪侵犯部位不同,又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皮痹。根据颈椎病、骨质增生等病属“骨痹”范围,遵照祖国医学理论,均应采取散风除湿、温经通络、消赘化瘀、滋补肝肾、活血止痛之法。
本发明的配方中采用羌活、独活来散风胜湿,通利关节止痛。但羌活善走肌表,对上半身风湿效果最佳。独活偏于走里,对于下半身风湿疗效为胜,善治在里之伏风。二药合用,相辅相成,通利关节,驱邪外解。以威灵仙辛散温通,走而不守,善祛风湿,通经络,以上均为君药。以穿山龙、透骨草、杠板归、伸筋草、肿节风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可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以白花蛇虫类之属,重在通经透络,搜剔骨间之风邪,并善洽肢体麻木不仁,以上为臣药。以三七活血化瘀,疏通经脉。因肝肾不足,鼓动风木,则出现眩晕或筋挛,故以天麻熄风止晕,且能舒筋。因肾精虚亏,必引起骨弱无力,腰膝酸痛,故用冬虫夏草滋肾精补虚损,用以扶正祛邪。
基于上述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本发明人以传统的中医组方为基础,不断地组改方剂,精选出十余种中药材,研制出外用中药散剂-消骨散。经六年临床的使用,并给予细致观察和总结,还形成了一套外敷点燃加热渗透的经皮给药方法,充分发挥了消骨散的药力,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治疗脊柱病的外用中药散剂-消骨散。消骨散是由10种中草药、冬虫夏草和白花蛇配制而成。诸药合用,配伍精当,使其具有散风除湿、温经活络、消赘化瘀、滋补肝肾、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脊柱病有超出目前所用同类方法之功效。
其次,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骨散的药垫。该药垫能显著提高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海平,未经郑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变换器及其克服振荡的方法
- 下一篇:利用粉煤灰的制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