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0666.3 | 申请日: | 199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9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耀贤;谢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耀贤;谢德明 |
主分类号: | C08J3/20 | 分类号: | C08J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型 制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可制造结构强度介于木材与金属之间,并兼具有木模与金属模的优点,且消除木模、金属模缺陷的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
通常,任何产品的制造,在制造模具之前都必须先行制作一原型模(试作品),换句话说,针对该原型模,设计者可直接在上面进行修改或作任何的变更设计,如此最后经修改毕所完成的原型模也就是其尔后所欲生产的产品造型,因而原型模的制作的确相当的重要,制造产品的第一步应该就是如何取得合适的原型模,而以往制作原型模最常使用的材质不外乎是利用木制或金属制,诚然制造上都不成问题,且已为业者实施使用好长的一段时间,乍看之下似乎都颇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其实不然,若再严格地探讨起来,不难发现各种材质的原型模都存在着有些许尚待解决的缺陷;即首就常用的木模而言,如图1所示,即是用以显示木质材料的纤维相排列情形,由于各纤维相排列得相当整齐,亦即,木质材料具有所谓的方向性,所以进行切削加工时即会有难易之分,能够顺着其之方向进行切削者,制作原型模当然较为容易,反而,切削时与其纤维相排列方向相逆自然无法顺畅地切削,所以,木模虽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却亦具有加工操作不易、具有吸水性、容易弯曲变形、易破裂、强度较差的缺点;其次再就常用的金属模而言,如图2所示,依据其晶相的排列显示,固无切削方向性的问题,然而却因其质地结构较硬,致使加工不易、制作时间较长,从而制作费用亦必然较高,除此,其重量重,不便于从事加工操作等都是不符合实用与经济的要素,所以,针对以上严重的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详细思索,并以其积多年从事各原型模及相关制作材料的贩制与研究开发的经验,几经试制与试作,终而研发出一种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由于其是利用预定量中空颗材料以搭配树脂构成的混合原料形态,因此制成的原型模制材结构强度乃可介于木材与金属之间,并得兼具有木模与金属模的优点,且消除木模、金属模的缺陷。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原型模制材的结构,藉助使用中空粉末的中空结构,其可发挥不具吸水性、制作时间短、加工容易制作费用不致过高、制作精密度较高、无收缩变形现象、刀具磨耗少寿命较长、结构强度适中、易于修补破损及重量较轻可便于操作复制模具作业等特点。
本发明的又一目即在于提供一种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其可有效地从混合原料中除去其中的气泡。
缘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是包含有如下的制作步骤为其特征:
(A).取料程序:取用预定量颗料材料及树脂以为制作的原料,且该各颗粒材料均具有一中空的内部;
(B).混合程序:将该各颗粒材料与该树脂予以混合在一起;
(C).搅拌程序:接着将该混合在一起的各颗粒材料与树脂予以进行搅拌动作,使获致完全均匀地混合以形成一混合的材料;
(D).置料程序:而后即将该混合的材料予以置设在一容器中;
(E).真空程序:将该容器抽成真空状态,以除去在该各颗粒材料与该树脂之间所形成的气泡;
(F).加热程序:接着加热该除去气泡的混合材料,使该各颗粒材料与该树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如此最后即可完成一结构强度适中的原型模制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原型模制材的制造方法,是包含有如下的制作步骤为其特征:(A).取料程序:取用预定量颗粒材料及树脂以为制作的原料,且该各颗粒材料均具有一中空的内部。(B).混合程序:将该各颗粒材料与该树脂予以混合在一起。(C).搅拌程序:接着将该混合在一起的各颗粒材料与树脂予以进行搅拌动作,使获致完全均匀地混合以形成一混合的材料。(D).置料程序:而后即将该混合的材料予以置设在一容器中。(E).真空程序:将该容顺抽成真空状态,以除去在该各颗粒材料与该树脂之间所形成的气泡。(F).加热程序:接着加热该除去气泡的混合材料,使该各颗粒材料与该树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如此最后即可完成一结构强度适中的原型模制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耀贤;谢德明,未经孙耀贤;谢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行多相催化转化反应的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互连器件及其制造方法